前些天,2000多升从俄罗斯进口的不合格饮料被黑龙江绥芬河检验检疫局销毁。这些饮料被检出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禁止添加剂合成色素酸性红。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了困扰中国人的心病,很多消费者转而信任和青睐洋食品。不过,屡屡曝光的进口食品安全问题表明,洋食品也不安全。事实上,进口食品安全在中国从来没有免检牌,而且会被监管得更严。
不符合中国国标的,拿下!
上个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涉及158批次不合格食品和化妆品信息的名单,很多洋食品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被拒之国门之外。
名单显示,巴西一家公司出口至中国的两批次冷冻浓缩橙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这些产品达145.8吨。日本生活之门10批次不同口味的饮料也因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不合格而被依法销毁。俄罗斯的1批次、400千克爱斯基摩人牌美味奶油冰淇淋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来自美国的1批次欧洲果馅酸奶冰淇淋粉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另外,有26批次的不合格冻品被依法销毁。其中包括3批次来自巴西的冷冻鸡翅被检出货证不符,1批次的巴西冷冻鸡翅根被检出标签不合格;来自荷兰的冻带骨猪肉货证不符;来自智利的鸡胸皮标签不合格。
事实上,不仅是国家质检总局多次针对进口食品公布过这样的名单,各地近年来也不断检出不合格的进口食品。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饮料、马来西亚糖果、澳大利亚杀菌乳等海外产品都曾登上中国质检部门的质量黑榜,产品被退货或者销毁。
而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发布的《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更显示,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5年),中国相关部门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2828批、6.8万吨。这些食品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况。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标签不合格等。
相比本土食品,跨境食品供应链更长更复杂,食品原料生产、成品加工、运输储存等各环节已超越了国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总工陈颖研究员说,这些进口食品的生物种质、品质特征、食源性病源微生物分布等方面极具地域特征,加之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宗教、政治等因素,给跨境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
进口的三个环节,全查!
进口食品在消费者中一直拥有较好的口碑。但是,进口食品也并不是安全的同义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应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督促向中国出口的海外食品公司遵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今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快完善食品监管制度,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针对进出口食品行业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处长韩奕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将用治理理念,建立起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治理制度体系。
未来检验部门将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等几类产品在严格执行注册备案制度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保证产品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韩奕说。
让国人吃得放心、安心,加强对进口食品安全的研究也很重要。近日,陈颖主持的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控制数据库构建及创新集成开发重点项目获得了2600万元的国家经费支持。她的团队囊括了国内多地质检系统的专家和相关高校的研究人员,将研发针对进口食品潜在和新发化学、生物危害物及有害代谢物等的识别技术,建立进口食品的代谢物残留数据库、标志性特征数据库、微生物监控与溯源平台等。
我们的目标是用科技创新手段让进口食品更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破解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掌握国际食品贸易主动权和话语权。陈颖说。
选购进口食品要三看
看中文标签。《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并标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外包装没有中文标签的食品,请不要购买。
看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部门对每批经口岸查验的进口食品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该证明是进口食品进入流通市场的通行证,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取该证明。没有该证明的境外生产食品,请不要购买。
看产品检验检疫准入情况。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对肉类、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等进口食品的生产国家(地区)实施评估和审查制度,对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消费者可以登录质检总局评估审查符合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信息系统,查询进口食品准入情况。未获准入国家(地区)、未获注册生产企业的相关食品,请不要购买。
另外,消费者可以向出具检验检疫证明的检验检疫部门咨询,咨询电话是当地区号+1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