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赵丽宏诗集《疼痛》出版,65岁诗人以诗歌“向死而生”

赵丽宏诗集《疼痛》出版,65岁诗人以诗歌“向死而生”

  新华社上海11月30日电(记者孙丽萍)著名散文家、诗人赵丽宏日前推出最新诗集《疼痛》。这本布纹封面上烙印着黑色英文字体“疼痛”的薄薄诗集,集中了65岁诗人近年来创作的50余首新诗,探讨痛苦与死亡,在沉寂已久的中国诗坛引发关注。

  赵丽宏现为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中国文坛,赵丽宏一直以散文写作知名,已出版散文集60多部。

  不过,对于这位诗人,回归诗歌却是一次文学上“不忘初心”的举动。上世纪80年代初,赵丽宏创作的《友谊》《火光》《憧憬》《沉默》《单叶草的抒情》《江芦的咏叹》等一系列诗篇脍炙人口,影响了一代人。当时,赵丽宏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诗歌写作中清丽、简洁的文字风格也延续到赵丽宏后来的散文创作之中。

  《疼痛》收入赵丽宏近年最新创作的50余首新诗。这些诗作,一反赵丽宏散文优雅平和的姿态,直入生死之门,直击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之境。《x光片》《灵魂出窍》《时间之箭》《逆旅在岁月之河》《移植》《我想忘记》……诗人翱翔在时光的河岸之上,俯瞰疼痛如黑色的水流滚动。

  他抚摸《疤痕》:“赤身裸体时/我发现自己伤痕累累”;他检索《遗物》:“纸片上有死者的字迹/在泪眼的凝视下/每一个字都在活动”……简洁的文字中,跳动着生与死的冲突。

  “这些年,诗歌从未离开我。它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陪伴我,缠绕我,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赵丽宏坦言,写诗像一个秘密,其实自己一直坚持用手写诗,而非电脑打印。诗意有时灵光乍现于旅途,有时绽放在梦里。

  青年评论家张定浩说,某种程度上,《疼痛》可视为作者漫长诗歌写作生涯中的一次深深的后撤与收缩,从中可以看见他对自我的回视和对死亡的眺望,“他邀请死亡进入作品,并将自身集聚成一束更为有力的、向死而生的光。”

  在一个诗歌沉寂退缩的时代,赵丽宏在全球出版诗集,引发文坛震动。著名诗人西川认为,《疼痛》的的确确是一本重要的诗集,“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疼痛,缺的是对于疼痛的感受和表达”。著名评论家唐晓渡说,这本诗集中充漾着心灵之痛,人生之痛,岁月之痛,语言之痛,“三十五年前,赵丽宏以悟及痛苦为基石,为自己刚刚出港的文学之舟压舱,如今则以突然喷发的《疼痛》,使今年成了他夺目的诗歌之年”。

  记者获悉,《疼痛》首发中文版之后,还将在海外推出英文版。保加利亚文版、塞尔维亚文版和西班牙文版的翻译出版也正在进行中。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