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文艺名家畅谈勇攀“高峰”征途中的新收获

文艺名家畅谈勇攀“高峰”征途中的新收获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周玮)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来,我国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艺气象焕然一新。让我们把视线对准火热创作实践中已闯出些名堂的作家艺术家,看中国文艺的中坚力量在勇攀“高峰”的征途中,有着怎样的新收获与新思考。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文学的责任三个维度——道义、悲悯、审美

  一段时间以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家的职责是什么?文学的责任是什么?

  他给出的答案是:为国家、民族灌注精神力量,为社会担当道义职责,为人类提供完美的精神基础。“这方面,我认为是由三个基本维度组成——道义、悲悯、审美。”

  张扬道义,乃是文学的使命。“我作品的基本读者是广大青少年。30多年来,我对我作品之意义的理解始终如一:它们是用来给成长中的青少年打精神底子的,而道义无疑应是基石之一。”他说,文学艺术工作者应当始终不渝地坚守道德高地,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不断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

  文学应有悲悯情怀。世界文学经典无一不是如此情怀的产物。“我们的文学若要走向世界,这一情怀无疑是不可缺失的对接点之一。”他说,“我有50余种作品被国外译成多种语种出版,他们的选择是出于何种理由?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理解了我作品对这一情怀的抒写。”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曹文轩说,今年的国际安徒生奖,十个评委一致将票投给了我这样一个中国作家,也许就是他们看到了我对审美价值的一贯追求。“文学家的天职,就是磨砺心灵、擦亮双目去将美一一发现,然后用反复斟酌的文学昭示于大众。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编剧马继红:深入历史和生活大地寻找

  于马继红而言,写《彭德怀元帅》这部戏,是“出于对彭老总的敬仰,出于一个军旅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她与搭档走访了湖南平江、井冈山、太行山、陕北等彭老总战斗生活过的地方,采撷了很多带有泥土气息的故事。“正是这种深入历史和生活大地的寻找,使我找到了创作的底蕴和激情。”

  在创作中,马继红经常会出现一种神奇的感觉:与剧中人融为一体,心会随着他的心脏而跳动,情感会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变化,写到动情处,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潸然而落……

  当电视剧准备播出的时候,她心里却涌起一种莫名的忐忑。“因为同时段播出的几部电视剧,都是制作上亿元、演员阵容豪华的都市偶像剧。《彭德怀元帅》能不能打得赢?”出乎她意料的是,《彭德怀元帅》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赢,网络点击量突破5亿。一位年轻人在微信上坦言:我一直在寻找偶像、追逐偶像,现在我找到了,彭德怀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偶像。

  “通过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的创作、拍摄和播出,我要告诉大家,对于红色题材主旋律的电视剧只要编剧用心去写,演员用命去演,电视台用情去播,就肯定会得到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喜欢。”她说。

  越剧《燃灯者》编剧李莉:在现代戏中讲好中国故事

  两年来,剧作家李莉继《挑山女人》之后又完成了《浴火黎明》《党的女儿》《八女投江》《燃灯者》等几部戏。对于如何在现代戏中讲好中国故事,她的体会尤深。

  作为戏曲编剧,面对严峻的市场冲击和日渐萎缩的观众群体,在坚守艺术传承的基础之上,如何以新视角、新人物、新的舞台呈现,来关照现实并贴近现代人的审美心理?李莉认为,在沉入生活中提炼生活,在平常事件中寻求突破,在深入思考中静心创作,应是现代戏创作前行的关键。

  基于这样的思考与感受,她将注重故事好看、深入人物性格、明快叙事节奏、接通现代审美心理,当做创作探索的突破重点。实践证明,成效明显,观众评价《浴火黎明》:“避免了过去此类作品努力造神的基调,而是真正做到了写人。”

  现代戏中的当代戏是更高难度的创作。《燃灯者》写的是当代优秀法官邹碧华,经过补习专业资料、大量走访和采访以及再三提炼,李莉选择了百姓最关注、最想了解的“上访事件”“关爱病孩”“夫妻情深”和“司法改革”四个故事,从各个侧面汇聚人物的精气神,使邹碧华的形象立体生动起来。“当首演结束,邹碧华的母亲上台拥抱着主演声泪俱下喊儿子时,当邹碧华的生前同事们连着几遍看演出,每一次都红了眼眶时,我们深感艺术力量的伟大和创作者付诸努力的理所应当。”

  李莉说,连着几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更加证明:故事好看,人物鲜活,唱腔好听,舞台精美,是能够点击到现代人的热血与激情的。 

  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念好院团发展的“千万经”

  “那些高扬爱国、廉政、理想、信念、民生等人类永恒主题的题材,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用这种题材来编织戏剧故事,也必然会有广阔的市场。”坚持这个原则进行艺术创作,河南豫剧院推出了《村官李天成》《常香玉》《焦裕禄》《红旗渠》《铡刀下的红梅》《魏敬夫人》及廉政三部曲《全家福》《九品巡检》《张伯行》等一大批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院长李树建总结他探索出的关于院团发展、人才培养、市场运作的几条路子:一是“老戏新演,名剧改编,名剧出名演,名演带名团”的艺术创作之路。二是“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三结合”的表演方法,程式是古典主义,话白是现实主义,手法是浪漫主义,老中青观众都认可。三是“一戏三演”,即“农村演出放一点,城市演出收一点,国外演出舞一点”,“收”就是含蓄内敛,适合城市观众重体验的审美习惯;“放”就是夸张想象,适合农村观众重热闹的审美习惯;“舞”就是尽量多使用肢体语言和程式化的表演,以增加向国外观众传递信息的手段。

  他还谈到院团管理的“千万经”:“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吃尽千辛万苦树形象,历经千锤百炼出精品,想尽千方百计奔小康。”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文艺批评说真话辨是非、敢于“亮剑”

  两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文艺各门类都创作生产了一批精品力作。“文艺理论评论界也步入正轨、勃发生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

  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应运而生,20多个省市的相应组织也纷纷问世。仲呈祥说,全国专业的业余的文艺评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运用批评这把“利器”,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热情评介优秀作品。

  “对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的错误倾向,对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品,都敢于‘亮剑’,说真话,讲道理,辨是非,营造了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仲呈祥说。

  同时,在全国文艺评奖制度改革之后,各类文艺评奖的数量精减、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引领了创作与鉴赏。中国京剧节等艺术节用“一剧一评”取代评奖,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