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10月1日开始施行,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行,标志着这片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
从这个十月一假期开始,生活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们也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由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6年9月23日通过,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一条例共有五章,从规划、保护、管理和利用活动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可可西里地区自然遗产地及其缓冲区保护工作进行了法律界定。
《条例》明确,在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内开山、采石、取土、采矿等破坏自然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以十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于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罚款。
而在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处以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除此之外,《条例》对未经批准擅自变更或者调整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规划的情况,作出了法律规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万公顷,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但是上个世纪89十年代,由于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皮毛的需求,生活在这里的藏羚羊遭到大量残忍的猎杀,数量急剧下降。自然环境也受到影响。经过多年的保护,可可西里的盗猎行为已经绝迹,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到明显恢复。
今年2月,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材料。2017年夏季在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将进行最终表决。
可以说,《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既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一个硬件,更是可可西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