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学艺术 >> 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龙新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我从两个方面提一些建议。

  一是从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角度讲,必须切实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引导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要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到基层建立联系点或挂职锻炼等畅通渠道,创造条件。从政策上、资金上、宣传上大力扶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尊重和保护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帮助他们解决艺术创作中的实际困难。从国家层面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民艺术家进行表彰奖励。

  二是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角度讲,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潜心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营养,提升艺术才华,使自己的作品能够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受到人民喜爱。要多创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反映党和国家奋斗历程、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适合基层人民群众需要的作品,多创作有利于青少年尤其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作品,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摒除浮躁谱写时代华章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印 红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当前,物质文明快速发展,呼唤精神文明疾步赶上。文艺工作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空间无比广阔,亟待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摒除浮躁,不断出精品、出人才,谱写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为此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摒除浮躁,根本出路在改革。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落实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政府、社会、市场”各自职责;要遵循文艺规律,改变单一的“政府办文化”思路,建立政府引导的公共文化机构;改革审批机制,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二是把好文艺创作的“入口关”,铲除滋生浮躁的土壤。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增强文艺类协会“自律”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文艺批评的引领作用和文艺机构的专业能力;同时,建立“后补助”等激励机制,为艺术家提供创作保障和技能培养的政策支持,推动文艺创新和精品创作。

  三是加强文艺传播阵地建设,切断浮躁思潮传播渠道。强化对移动终端等文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构建“大文化”管理体系,分类施策、协同监管,“建好闸门再放水、修好刹车再上路”,管住浮躁风气进入传播渠道的关口;强化中央媒体公益定位,扭转部分国家级媒体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倾向,确保国家文化目标的实现。

  营造和优化文艺人才成长环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王明明

  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艺领军人物,现阶段还主要依靠各级国有文艺单位和文艺院团。目前尽管一些文艺单位管理、转制、经营已经规范和成熟,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国有文艺单位的环境不容乐观。建议:

  遵循文艺发展规律,营造人才辈出、精品涌现的良好环境。文艺单位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切实总结、研究文艺精品创作和优秀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根据自身特色和专长,围绕“创作出精品、培养出英才”的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任务和方向,为文艺精品创作和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着眼长远发展目标,为各级文艺单位选强配好领导班子。应严格文艺单位领导班子的选拔标准,进入班子成员者除了要具备个人创作的影响力和业务工作的管理能力之外,主要领导还特别要具备一定的眼界和心胸。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文艺领军人物成长提供有利土壤。对业务能力突出的年轻后备人才,应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在专业岗位上给予其锻炼的机会。鼓励专业人才加强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给予他们到行政管理岗位或其他文化机构锻炼的机会,以提高其行政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打破固化思维模式,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文艺单位招贤纳士应敞开大门,渠道多元,避免以“唯学历论”把优秀人才拒之门外。

  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社会效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厉以宁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务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重要的。如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正面的,那当然是最佳状态。但如果经济效益是负面的,而社会效益是正面的,那就应当迅速改变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只顾经济效益而放松了对社会效益的关心,那就必须重视社会效益的改变。建议:

  一、今后,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创作者,还是从事文化产品经营的出版机构和编辑工作者,都应当牢记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把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保证文化产品的质量。

  二、考虑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评价的滞后性,以及文化产品的评价往往同历史资料的新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有关,因此文化产品的创作者、出版机构和编辑工作者应当同学术界保持联系,吸收学术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使文化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三、书评应当是文化产品提高自身质量的有力手段。出版管理机构和出版界应当站在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的角度,促进书评质量的不断提升。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径。

  让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进校园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李 宏

  当前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和文化生态领域存在三个深层次问题。一是有些作品存在严重的商业化倾向,扰乱了青少年的思想。二是有些作品存在低俗、粗俗和媚俗的倾向,侵蚀了青少年的心灵。三是有些进口“大片”具有明显的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元素,正在改变青少年的欣赏口味。我们认为,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综合施策,着重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抓好文艺创作、生产的制作环节。作家、艺术家是生产文艺作品的第一车间。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贯穿到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中去,抵制曲解和戏说历史,反对亵渎和丑化英雄,给青少年一个真实完整和准确的革命历史。

  二是抓好出版、播放、上映的传播环节。要为优秀作品走进青少年创造条件、疏通渠道,对有明显缺失的作品则要把好关口、有所制约。繁荣文化市场,不能让违背历史的作品大行其道;提升经济效益,不能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为代价。

  三是抓好社会和文化生态环节。当代青少年生长的环境日趋开放、多元和复杂,要让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进入校园、进入孩子的心灵,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对青少年加强美育教育,提高欣赏情趣,确立审美标准,增强鉴别力和免疫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