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公益 >> 新闻 >> 公益观察 >> 高考志愿屡遭篡改暴露填报程序漏洞

高考志愿屡遭篡改暴露填报程序漏洞

   原标题:高考志愿屡遭篡改暴露填报程序漏洞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考生陈某因篡改同班两名同学高考志愿,被警方刑事拘留这已是2016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山东曝出的第二起志愿篡改事件。

   被同学修改志愿的常升,已经收到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人欣慰。但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同样是在山东,又一起篡改同学高考志愿的新闻被曝了出来,窃取密码、修改志愿、增加升学机会类似的情节,一样的桥段,实在令人诧异。

   关于如何规避高考志愿被篡改,我们在制度层面上反思了太多,这些反思当然有意义,但不得不说,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些表面问题。比如,为何高考志愿会这么容易被篡改?为何总是等到录取结果出来后才能发现?

   高考志愿屡遭篡改已经证明,山东现行的志愿填报程序存在漏洞。对比各地的志愿填报模式后,会发现山东省高考志愿的填报程序,确实有些简单。不妨以河南为例,稍加对比。

   作为在河南参加高考的学生,我知道在河南,填报高考志愿后有一个现场确认环节,就是把考生填报的志愿打印出来,现场亲自签字确认,不签字的志愿则会被视为无效志愿,不会进行投档。毫无疑问,假如有考生的志愿被篡改,来现场签字确认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发现。

   当然,这也不能确保志愿填报万无一失,但该环节却能最大程度地做到止损。原因在于,从现场签字确认到模拟投档,中间还有几天时间,而一旦发现志愿被篡改,考生可以立即报案,并同时向省招办反映情况,只要经警方查证属实,招办会立刻给学生再次修改志愿的机会。

   反观山东省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这一环节明显是缺失的。除此之外,要防止高考志愿被篡改,在程序设计层面上,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周密。比如,志愿填报完毕后都有短信提醒,为何修改后却不会有短信提醒呢?再比如,不管是填报志愿还是修改志愿,能不能增加短信验证码的环节,让安全阀再往前移呢?这些都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但对保障高考志愿的安全,却非常有效。

   其实,更让人担忧的是,像山东这样的高考志愿填报程序,不只山东独有。全国各地都应引以为戒,尽快把高考志愿填报程序中的漏洞给堵上。□张松超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