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线售票超总量八成 小镇影院再成春节档主力军
猴年大年初一,中国内地影市票房又创造了新的纪录。有数据显示,当日票房达到6.6亿元。初二,大众观影热情不减,又继续贡献了5.24亿元的票房。照此势头,相比去年春节档18.2亿元的成绩,猴年春节档票房势必再刷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美人鱼》《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下简称《三打》)是撑起今年春节档大盘的超级“主力”,三部大片首日票房均超1.5亿元,这也是中国电影市场首次出现三部首映电影同时票房过亿的现象。
长期以来,中国影市经常是“一片独大”,例如2015年4月12日中国单日票房破4亿元,而单单一部《速度与激情7》就拿下了3.82亿元。到了去年暑期档,由《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掀起的票房“狂欢”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原来我们的市场还能同时容纳三部大片。如今,三强鼎立的这一现象更是让业内人士断定,只有一部大片创造单日大盘纪录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成熟期”。
现象
三片齐撑春节档大盘《美人鱼》连破纪录
猴年大年初一影市再创新高,三部大片共推初一大盘达到6.6亿元,中国电影单日票房首次进入6亿元“新纪元”。《美人鱼》《澳门风云3》和《三打》分别贡献了41.8%、27%、25.7%的票房产量,三部大年初一上映的新片占据了94.5%的市场份额。周星驰新作《美人鱼》更以2.76亿元的首日票房战绩创造国产电影单日票房纪录,领跑春节档,而《澳门风云3》和《三打》旗鼓相当。比较之下,春节档的其他影片显得十分没有存在感,同样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截至初三累计票房只有2300万,连“三强”的零头都不及。
这几日,“6.6亿元”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甚至普通市民都津津乐道的一个数字。单日票房突破1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去年,北美地区单日票房超过1亿美元的日子不超过3天,其中《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在北美公映首日以4934万美元的票房打破圣诞节单片票房纪录,并助推北美地区圣诞节单日大盘在历史上首度突破1亿美元。
相较之下,春节档是中国影市最成熟的档期之一,大年初一的票房表现近年来更是年年都有新爆点。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的大年初一,单日票房分别有1.1亿元、2.6亿元、3.73亿元,观影人次则分别有285万、702万和1000万。猴年大年初一狂揽6.6亿元票房,与2015春节档相比,增幅高达77%,观影人次也获得了近1000万的增长。如此看来,6.6亿人民币的单日票房虽然着实令人惊讶,但也可看做是近年来中国影市成长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有电影人乐观地表示,“照这样的架势,2016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有可能达到600亿人民币。”
此次的三部大片有如此成绩也非偶然。周星驰上一部作品《西游降魔篇》是2013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三打》的前作《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则“称雄”2014年春节档,《澳门风云2》则在去年春节档笑到了最后。前三年的冠军人马在猴年初一再次正面火并,看点实在太多。此次,周星驰在内地的票房号召力再一次令人瞠目结舌。《美人鱼》在全国二十大城市的排片量约为34%,目前稳居榜首,而首日2.76亿元的票房也确实将华语片首日票房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影片在上映前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作为导演的周星驰虽然对于这部电影的路演和宣传尽心尽力,但在公映前却保持了绝对的神秘——不让媒体和合作方看片。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电影很烂,二是饥饿营销。事实证明,《美人鱼》属于后者,这个策略也大获成功。
《美人鱼》目前在豆瓣网的评分为7.5分,这个评分与2004年的《功夫》不相上下,并高于2013年《西游降魔篇》的7.1分,评价可谓不低。而《美人鱼》上映后更是创造了一连串的纪录:预售阶段票房即过亿,大年初一上映当天即成为华语影史首日票房、单日票房最高电影。后面几天更延续了首日强劲的势头,第二天中午即率先破4亿,截至记者发稿,上映不到三日影片总票房已破7亿元。
分析在线售票超总量八成合家欢电影有待开发
过年期间很多电影院都人头攒动,不少影迷是通过网络来购买电影票的。根据“猫眼电影”发布的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当天全国线上出票1400万,比例占出票总量的83%。在此之前的2015年,线上出票比例基本上在50%左右。这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电影院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深,在线售票已经成为电影消费的主流模式。“一起拍电影”创始人张志远甚至预测,“如果说未来某一天在线售票会达到90%甚至接近100%,一定最先在某个大年初一实现,可能是明年,或者是后年。”
事实上,春节也是“合家欢”档期。猫眼电影数据显示,超16%的用户购买了3张或3张以上的电影票,也证明了有大部分合家欢观众而非平常的两人为主情侣社交类观影。张志远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合家欢电影市场还有待开发。严格说来,《美人鱼》《三打》以及《澳门风云3》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家欢电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儿童不宜’的情节。只有一部《功夫熊猫3》符合‘合家欢’的要求,但可惜未能在大年初一上映,排片被严重挤压。所以,我们期待明年春节会有《功夫熊猫3》这样的真正的合家欢动画片入场,当然也可以是真人合家欢电影。最好有更多类似《大圣归来》这样的能代表中国动画工业高水平的‘现象级’的合家欢电影的加入,那么一定能取得更高票房。”
事实上,今年春节档的观影热潮,证明“大年初一”在未来很可能衍变成为中国一个独特的“超级档期”。张志远认为,到明年大年初一,市场可能会出现4部以上的超级大片厮杀。“因为现在市场已经可以同时容下3部大片,按照目前的增速,有可能在明年大年初一单日票房会突破10亿,我估计这个‘超级档期’最迟在后年就可以实现。”张志远说。从数据看,大年初一的购票人群中,“80后”占36%,“90后”占53%,这说明“看电影”正成为年轻人主流的过年娱乐方式,张志远甚至猜想,“以后的一家人团聚,会不会都流行去看电影?从这一点来看,不单单是大年初一,这前后几天尤其是年三十晚上的票房市场都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挖掘。”
记者观察
小镇影院再成春节档主力军
对生长在一座北方小城的我来说,童年跟电影院其实没产生太多的牵连。
儿时的我们更习惯在家里用VCD看影碟,即便被拽进电影院也多是以集体观影的形式,也基本上很难看到即时上映的电影。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一众小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每人交2元钱,去影院接受亲情教育,那次看的是已经公映了10年的台湾催泪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看完之后,老师告诉我们,“妈妈不容易”。
模糊记着,那时的影院硬件环境极差,海绵座椅到处是破洞,大家带着瓜子边看边嗑,谈不上什么观影氛围。后来,这家电影院变成了一座服装城,家乡的小城一度成为了一个没有电影院的地方。
近年来,国内电影院越来越多,条件也越来越好。几年前,一座号称“五星级”的豪华影院在家乡拔地而起。在这背后,是中国银幕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从2007年的3000余块发展到2015年的3万块。更让我惊讶的是,家乡电影院也一改往日门可罗雀,热门档期总是人头攒动,当然,出现在影院的基本上是年轻面孔。早在2、3年前,业内就出现了“小镇青年撑起票房半边天”的说法,这在2015年体现得格外明显。这一年,“小镇青年”贡献了中国36%的电影票房,成为票房争夺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十年之前,对于“小镇青年”们来说,还甭说家门口没有影院,就算有,花几十元去看个电影也属于奢侈行为;更关键的是,他们没有这个习惯,要看电影,买个盗版碟或者上网下载一下就直接搞定了,不会花钱去影院看。随着观影习惯的日趋成熟,过年期间,大家也已不局限于走亲访友,其中不少人选择去电影院享受一场视觉盛宴,“过年看电影”的新年俗,使得“春节档”的影院异常火爆。
其实,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影院观影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最初,这种生活习惯由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养成,但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并非土生土长的“城里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镇青年”,如假包换。
于是,有意思的事情便在近几年的春节发生了: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在2013年2月14日当天单日票房过亿,票房80%以上由二三线城市贡献,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只占了不到20%。今年大年初一6.6亿元的票房纪录,三四线城市贡献了近半票房,不少当地影院三部电影的许多场次都是爆满。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春节期间绝大部分“小镇青年”都从大城市回到了家乡,但他们已经在大城市里养成了到影院观影的习惯,节假日自然会去消费,只不过地点换了。(刘长欣)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