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资讯 >> 行走湘北:急迫又迷茫的村庄

行走湘北:急迫又迷茫的村庄

行走湘北:急迫又迷茫的村庄

——湖南岳阳平江县乡村文化干预纪实

记者跟随村民钟学习探访她家废弃的老屋

□□中国文化传媒网记者 李婧 文/图

“就在前面不远了,小心脚下,别摔倒了。”钟学习一边前头带路,一边操着带有浓厚湘北口音的普通话提醒记者。彼时她正带着记者一行人走过田埂,顺着山间曲折的小路去探访她家的老屋。由于老屋废弃已久,通往老屋的小路早已被荒草埋没,脚底都是青苔,走一步滑一脚。这是2015年12月底的一个清晨,在一座藏在湘北山区岳阳市平江县加义镇不足200户家庭的村庄——横许村,那天的天空蔚蓝晴朗,山间的空气清新得好似可以闻到森林的味道。

一边是有着金色罗马柱的新宅

一边是荒废的湘北古民居

2015年12月25日至30日,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组织了一支专业的乡村服务志愿者团队到横许村,他们中有建筑师、设计师、旅游规划专家、企业家、画家。记者跟随这支志愿者队伍,记录下了他们进行乡村文化干预过程中的种种努力和悲喜交加。

横许村是有名的贫困村,至今还没有接入通讯基站,手机没有信号,村里也没有接待设施。无奈之下,志愿者一行人只好借住在村主任周亚夫家中,就这样记者结识了他的妻子钟学习,她是一位木匠的女儿。

她的父亲钟团清今年已经70多岁了,曾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以前横许村和周围村子有新人结婚都会请他打造家具。但现在老人的手艺已无用武之地,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城市里流行的板材家具。

老人只能在闲暇时做一些小板凳、小木桶之类的玩意打发时光。他仍然放不下他的手艺,遗憾的是包括他自己子女在内的年轻人已无人愿意接班从艺,毕竟这门手艺吃饭都难。记者在村中采访时,钟团清老人为照顾在镇上上学的孙子,已经搬离村庄。经过商量,钟学习决定带记者去探访她家的老屋,那里还保留着老人曾经的一些作品。

在老屋里,记者看到了老人结婚时为自己打造的婚床和衣柜。虽然这套家具已经被埋没在阴暗的废屋中,满是灰尘,但那些精心雕刻的花纹和手绘的美丽图案仍然让人叹服。在那座婚床上,钟团清在花鸟图案的中心写下了“青春”和“团结友爱”的字样,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印记,也可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当年一位年轻人对新婚生活的期待和热爱。

可惜,钟学习并不是很看重父亲曾经的作品。虽然她言谈中对父亲很自豪和尊敬,但在她看来,这些已经是没用的东西。

为了让她能转变观念,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蒋好书决定在现场就地取材,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她在老屋内找到一把钟团清老人做的中式矮凳,和一个扔在角落里的陶罐,又从屋前的荒草丛中采摘了几根野草。经过几下简单的花艺处理,野草插在了陶罐里,又被摆在了矮凳上,一个古韵十足又简洁大方的摆件就诞生了。

钟学习看后很惊讶,她也觉得很美,没想到自家不要的几个破烂能组合出这样的美感。蒋好书告诉她,美就在她自己的生活里,在她父亲几十年如一日钻研的手艺里。这些东西如果放到一间民宿里,将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亮点。

现在钟学习家已从山上搬到了村口不远处。她家的新房子是丈夫贷款与弟弟合建的,一人一半,还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店名就叫学习小卖部。这座新屋是一座四方的二层小楼,外面贴满瓷砖。

就在她家的旁边,邻居住着的还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屋。那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湘北民居:背靠青山、屋前有塘,房屋造型均衡简洁,黑瓦黄墙,木结构的柱、梁、檩、椽等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并进行了美的加工,又灵活运用了吊脚楼穿斗等手法。这让湘北民居较之于江浙地区的民居,少了几分秀丽,多了几分朴实和粗犷,显示出湖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气质。

遗憾的是,这样的湘北古民居在村里已经拆了不少,曾经连片的民居已很少见。取代它们的是钟学习家那样的小楼。有的人家甚至在楼前修建了罗马柱,并涂成了金色,以显示其富丽堂皇。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协同创新设计中心负责人、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副会长何颂飞和原本营造建筑事务所设计师朱起鹏,两人站在那些废弃的古民居前,看到眼前如此景象,直叹心痛。

尴尬的文化干预

背后是急迫的脱贫愿望

记者进村采访时,正赶上横许村评选贫困户。横许村支部委员钟放民介绍,据横许村2014年的统计,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230元,也没有村集体财产的收入、集体产业的收入。所以,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是岳阳市委书记定点扶持的贫困村。

岳阳市委扶贫办公室干部陈勇就被派驻在横许村扶贫。记者见到他时,到村里还不到一年时间,本来很年轻的他看起来已经像个典型的乡村老头。他告诉记者,通过这一年的扶贫工作,主要是改善了基础设施,现在村里的路修通了,村级活动中心建成了,部分危房户、无房户也搬进了新家。村里也接入了网络光纤,现在村活动中心已经有了wifi。

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如何为村民寻找到一条自力更生的脱贫之路,仍然无解,很多村民已经吃惯了扶贫饭。这也是陈勇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每一条都是关于横许村,见人就说这个村子。同学聚会别人谈事业、家庭、孩子教育,他谈的还是横许村。

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这次请到多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就是希望给村民讲一课,输入外界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为此,何颂飞打算从民间手工艺新生的角度讲一讲手艺的用处,朱起鹏准备了老房子如何改造的PPT,旅游规划专家田丹则想说一说乡村旅游那些事。每个专家都做了精心准备,记者看到他们为了第二天的讲课,夜里修改PPT到凌晨三点多。

但是,让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讲课时间到了,没有一位村民到场,来的只是村两委的干部和各村民小组的组长。在等待了近1个小时后,主持人蒋好书决定将这次村民讲课临时改为了村干部培训。

其实村里并非不需要这样的知识和信息。在培训结束后,多位村干部都向记者表示获得了很大启发,也有村干部主动向专家做了进一步请教。但是为何没有一位村民来听?有的村干部说村民比较忙,有的则说可能大家觉得这些没用,不如扶贫款拿着实惠,而志愿者则自责自己的组织工作没有做到位。

蒋好书说,这场尴尬的发生根本上还是观念问题,扶贫首先要扶的是观念转变。村民有着急迫的脱贫愿望,但他们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认为自己眼前的青山绿水、祖先传承的古民居、父辈掌握的各种手艺,其实就是一笔很大的隐形财富。钟放民坦言,现在村两委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发展什么产业才能带动老百姓致富。

为了帮助村民转变观念,蒋好书和志愿者团队并未气馁。他们决定利用元旦联欢会和小型村庄手工艺展览的场合,继续宣讲。

志愿者们走家串户,寻访村里的文艺骨干和手工艺能手。最终找到了一位文化带头人赖叔,赖叔会唱当地流传100多年的牛灯戏,他说已经近10年不唱了。赖叔说,农民和牛有着深厚的感情。演唱牛灯戏的时候,两个人抬着用竹子和纸等制作的牛灯,四个人分别唱“渔、樵、耕、读”四个段落。

准备元旦联欢会的时间非常紧张,赖叔串起了村里几个会唱的大叔,开始了排练,志愿者也协助整理了唱词。志愿者还请平江县文广新局协助,邀请到平江花鼓戏团和其他邻村文艺队伍参与这场联欢会。

对手工艺的寻访也有了结果,最终征集到绣品、笋干、辣酱、木作、竹编、腊味、豆干、酿酒等近10个品类的手工艺作品。

到演出和展览那天,阴了许多天的天空终于出了太阳,阳光很好,十里八乡的乡亲都赶来观看演出。在演出结束后,蒋好书抓紧这个机会,向村民进行了简洁的宣讲。

她说:“什么是资源?什么是财富?当一口清新的空气都成为奢侈品时,你们原来不看重的资源其实就是非常重要的财富。新型农民要将这些资源变成一种价值,未来休闲农业、乡愁经济、乡村旅游等都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你们摘掉贫困村帽子的机会就在其中。”

尊重土地 尊重手艺 尊重自己

这次横许村之行遭遇的尴尬,其实在基层是很普遍的。记者在平江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带领下,探访了平江县的几个重要文物单位,如位于嘉义镇泊头村的李六如故居、位于瓮江镇英集村的张岳龄故居、位于安定镇小田村的杜甫墓祠等,其中不乏湖南省级文保单位,但其保护之艰难状况十分堪忧。

在杜甫墓祠,这一负责人坦言,文化部门缺少保护经费,希望能从旅游收入中抽取一部分作为保护费用。但杜甫墓祠这样的文物单位并非游客喜闻乐见之地。平江县文广新局做过大概统计,平均每100名游客中只有2名会参观杜甫墓祠。“我们10年前就曾论证,设想搞一个杜甫诗词碑林,此后还想过搞仿唐生活场景。这都是为了增加杜甫墓祠的吸引力,但因为资金问题,这些设想都未落地。”该负责人说。

无奈之下,平江县文广新局想到引入社会资本,一起做大平江县的旅游业,前提是投资方要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杜甫墓祠的保护。但是投资方的利益诉求十分急迫,记者此行就目睹了一场投资方与志愿者团队专家之间的辩论。

投资方坦言,投资就是要短平快,他们希望3年即收回投资。而志愿者团队专家则对模仿宋城模式建设一个仿唐的主题公园,表示质疑。

“民间资本推动没有错,但这种旅游开发模式没有将平江县的文化融入进去。平江县是一个将军县。自古至今出过很多将军,它的人文、山水气质中就没有江南文化那种莺歌燕舞的气质,而是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气质,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那种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在平江县建一个欢乐嘉年华的旅游景区是值得商榷的,文化如果没有回归生活就没有生命力。”何颂飞说。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投资人都如此急迫。在探访横许村隔壁的淡江村时,记者结识了一位返乡创业的企业家刘强。他曾年少离乡,在广东一带白手起家,生意做得不错。但是人到中年,刘强回家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最终他决定在淡江村买下几栋村民废弃的老屋,将其改造为民宿。同时,他开始着手梳理、复兴原来已经衰落的民间手艺,其中第一个项目就是烟茶。

烟茶是平江县的一种地道特产,所谓粗茶淡饭,烟茶就属于粗茶一种,平江人宁可一月桌上无腊肉,不可一日碗里无烟茶。

烟茶最妙的部分在于熏茶,在平江的山林里,生长着一种野生的豆科类植物,当地人叫它“翘栗根”,世世代代烟茶农人都认识它,也都懂得揉捻后的烟茶需要用它来反复熏制,才会有一种独特的芬芳。除了柴火和枫树球之外,灶火里究竟要放多少翘栗根,需要熏到什么程度,靠感觉,更是靠经验。

刘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亮点,即烟茶保留了源自唐宋时期的饮茶文化,不仅用烟熏烤,饮茶时还要放入茶椒。他将这一特质包装成烟茶最大的卖点,凭借这一卖点,烟茶这种本来上不了大雅之堂的茶叶成功进入了广州方所书店。此前,方所书店售卖的饮品中没有茶饮料,现在其将烟茶称为“古茶”。

刘强说,他曾托人将烟茶送给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品尝,刘强东为表示对其振兴民间手工艺的支持,让其旗下京东金融部门免费为烟茶做了众筹。当时筹了38万元,在茶叶项目中排名第一。

这次众筹最大的收获不是卖了多少茶叶,而是引来了湖南卫视的关注。前来采访的湖南卫视记者告诉刘强,为何湖南卫视要来访问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烟茶作坊,因为烟茶有故事。

“外界看重的有时恰恰是我们自己不重视的。但是,要想发展首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环境、土地和手艺。这其实就是最大的财富。”刘强说如果自己的经历能给诸如横许村这样的很多村庄什么启示,他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