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列强用军舰和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跑马圈地,使得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这一年,意大利人也来了。
1899年,意大利把一艘叫“马可·波罗”号的驱逐舰,开到中国来。当然,意大利到中国可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想分一杯羹。
1899年2月,意大利政府通过公使马迪讷向清政府总理衙门发出照会,要求租借浙江的三门湾为军事基地。同时要求修筑一条从三门湾通往鄱阳湖的铁路,并把浙江南部纳入势力范围。
意大利甚至将浙江全省都划入其势力范围,要求清朝政府不得将浙江租赁给其他国家。面对意大利的无理要求,清政府总理衙门果断拒绝!
为什么这次总理衙门如此“硬气”?
这是因为,总理衙门对意大利的“底牌”比较清楚。早在几年前,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就曾上书总理衙门,称意大利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处于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因此无力武装侵略中国。
实际上也是如此。当时,世界上能称得上是强国的有这些国家:英国、德国、沙俄、法国、美国、奥匈帝国,加上亚洲的日本。意大利与这些国家相比,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比如,1894年,意大利1.7万人入侵非洲小国埃塞俄比亚,却屡遭败绩,被打得落花流水,两年时间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最后,不得不向埃塞俄比亚赔款1000万里拉……
总理衙门的果断拒绝,让意大利面子上太挂不住了:哎呀喂,我好歹也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啊。你们这样无情地拒绝我,我以后还怎么在道上混?于是,意大利给清朝政府下了一道最后通牒:称如果在4天之内不接受意大利的要求,意大利将与中国断交,其舰队将攻取三门湾。清政府再次严辞拒绝了意大利的无理要求。没想到,清政府这一拒绝,意大利倒慌了。意大利政府通过公使马迪讷向清政府总理衙门表示,意大利政府其实并不想强行索要三门湾,你们不给就算了……
为了表示诚意,意大利政府开除了公使马迪讷,重新任命萨瓦戈为公使。意大利这种前倨后恭的态度,顿时沦为西方媒体的笑柄。
当然,意大利还没有最后死心。1899年11月,萨瓦戈带着4艘军舰来到上海,企图以炫耀武力的方式使清朝政府屈服。可是,清朝政府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最后,意大利不得不降低要求,称在中国沿海获得一个加煤站就可以了。在听了大臣的汇报后,慈禧太后在宫廷会议上拍案而起:一把黄土都不给意大利人。最终,因为清朝政府的强硬态度,以及提前做好了备战,意大利的“讹诈”没有成功,强租三门湾不了了之。
继强租浙江省三门湾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无情回绝以后。第二年,意大利国王特意派出53人的“远征军”,参与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和北京的军事行动。随后,意大利得到在天津、北京和上海的意大利租界和使馆区驻军的权利。1925年,已在国内巩固了法西斯政权的墨索里尼,决定向中国派遣“东方远征军”。一支由300人组成的部队,来到中国。
20世纪30年代初,中意两国关系发展良好。1937年11月,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蒋介石对于意大利和日本过于亲近相当反感,中意两国关系开始疏远。1937年春夏之交,中日全面战争呈现一触即发之势。意大利驻华大使、法西斯党员卡罗·福马卡利,急电墨索里尼,要求加派军舰和陆军来华,以增强意大利租界的防御力量。这个请求获得批准。1937年,意大利陆海军投入到中国的总兵力达到1200人。
在中日战争的头几年,中国境内的意大利军队度过一段较为平静的时光。但是,日本人很厌恶在他们占领区内多出一支欧洲武装。由于意大利屡遭惨败,1943年7月25日,墨索里尼被国王逮捕。紧接着,9月8日,意大利成立巴多格里奥新政府,退出轴心国,这把呆在远东的意大利军人推到危险境地。在中国上海、新加坡、日本神户等地的多艘意大利海军舰船,处于日军势力范围内。许多舰只的指挥官获知意大利投降后,决定自沉舰船,以免被日军俘获。“雷班托”号和“卡罗托”号甚至向夺船的日军和上海汪伪警察开炮,最终自沉黄浦江。当意大利舰船惨遭日本人洗劫时,呆在天津、北平、上海租界及使领馆区的意大利陆军也面临生死抉择。9月9日,1000余名日军在大炮和15辆轻型坦克的配合下,向东交民巷的意大利使馆及北平电台发起猛攻;在天津租界区的意军,被6000余名日伪军包围……
在这场被日本人称为“九月义人降伏事变”中,日军共抓获近1100名意大利人。日方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宣布效忠希特勒一手扶植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即“萨洛共和国”),要么被送进集中营。有170名意大利官兵卖身投靠,其余的人则被日军关进设在中国东北、朝鲜及菲律宾的集中营。日本后,被日军关在集中营里的意大利官兵于1945年9月被美军解救,1946年3月乘美国军舰回到意大利。意大利派往中国的“东方远征军”历史,至此才算划上句号。
如今,意大利竟然五十步笑百步的将日本侵华史编入本国教科书,而不提当年侵略中国、压迫残害中国人民的那段罪行,真是厚颜无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