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方志机构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方志机构的作用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方式,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

关键词:方志;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角色;作用

作者简介:

方志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 ——以德庆民间舞蹈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方式,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其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解放后首部《德庆县志》(199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尽管当时并未出现“非遗”的概念,但该志书却在“文化篇”中较为详尽地记述了德庆的民间舞蹈,为存史和保护文化资源作出了贡献。 本文试以德庆民间舞蹈为例,谈谈地方志机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作用。 一、德庆民间舞蹈资源的现状 德庆原属古骆越地区,“江山连肇庆,云物接苍梧”,形成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主要有龙舞、狮舞、雄鸡舞、蝴蝶舞、白鹤舞等。

德庆的龙舞 龙舞相传出现于秦汉,那时龙舞是为了祭神。据《德庆州志》载: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相传是为纪念一位为民造福、做好事的温姓女子而建的。这座龙母祖庙年年更新,香火不熄,每年拜祭龙母,龙舞便成了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清光绪《德庆州志》也曾记载:“五月二日,高良诸村,刻木为龙,鳞爪毕具,沿村张旗鼓,备仪采、角黍,延道士,迎木龙,唱龙船歌,赛龙母神,谓可驱螟螣”。“盖以娱龙母神云”。据古里村群众反映,德庆永丰古里龙舞队,于清光绪二年组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龙舞活动长盛不衰。1943年,德庆舞龙队曾参加“九龙进城”活动。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活动的增多,舞龙活动与经济活动以及企业的庆典、剪彩挂上了钩。1993年,在悦城举办的招商活动,舞龙等民俗风情表演为促进招商引资的成功立了功。1994年,广东省体委来函要求德庆组队代表广东参加当年5月在福州举行的“佐海杯”全国舞龙邀请赛;是年7月又参加深(圳)、港(香港)、澳(门)“大鹏湾之勇”民俗风情表演活动。1995年参加北京颐和园举行的全国首届舞龙大赛。1997年6月下旬在深圳参加全国第二届舞龙比赛,获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和团体总分3项季军;8月31日,受国家体委指派,代表中国舞龙队参加了多伦多的龙狮文艺节德庆飞出一条“中国龙”,消息传开,慕名者纷至杳来。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专程前来拍摄德庆腾飞的“中国龙”风姿。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