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唐诗,用桓台方言读出来是什么味道?用“行调”吟诵出来又会是什么效果?
12月16日,桓台县吟诵学会公益讲座在桓台县文化馆多功能厅开讲,桓台县吟诵学会名誉会长,也是“行调”的首位传承人王昊担任主讲,他用自己的当场吟诵回答了这个问题,并向大家还原了古人吟诵古诗的技法。
记者自桓台县文化馆得知,吟诵作为桓台县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亟待保护和传承。前些年,这个项目几乎面临着断代的危机。自2015年9月以来,王昊开始对部分诗文爱好者进行培训,到11月吟诵学会正式成立的时候,已经培养出了桓台县第一批吟诵传承人,达数十个之多。
吟诵是诗文本来的声音
12月16日,桓台县文化馆多功能厅内传出朗朗读诗声。不过这里的读诗方法却不同于一般的朗诵,正是几乎已经失传的古诗吟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昊首先用地道的桓台方言读起了《登鹳雀楼》,被灌注了地方腔的一首耳熟能详的五言绝句,让前来听讲的“学生们”感到既新鲜、亲切,又有些忍俊不禁。
“那要是在古代,咱们桓台人又是怎么读诗呢?”话音刚落,王昊开口起调,诗里的每一个字都和上了曲和节拍,似唱非唱,诗还是那首诗,方言还是桓台方言,但古诗的音韵和情感之美,却随之缓缓地流淌出来。
王昊所用的读诗方法就是吟诵,用的是桓台特有的吟诵调———
行调。课程进行中王昊向大家介绍,吟诵其实就是古时候读书人读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中国人所特有的,运用了上千年。吟诵所根据的是文字的平仄变化,规则是平长仄短。因此学习吟诵,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平仄。课堂上王昊从每个字的平仄讲到节拍,还做起了互动,让大家尝试着用吟诵的方法来读诗。“吟诵是诗词文赋本来的声音,还原古人的读诗方法,更能够体会古人的用心,感受到诗文中的情绪,加深对内涵的理解。”王昊说。
桓台吟诵的“前世今生”
讲座结束后,记者与王昊以及吟诵学会的几名骨干成员聊起了桓台吟诵的沿革。2009年,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到淄博调研,来到桓台时,特地拜访了桓台本地的两位吟诵大家———王佩行和徐承诩老先生,听两位老先生吟诵了桓台的地方调后,大加赞赏。而王佩行老先生正是王昊的爷爷。
据王昊介绍,他的老爷爷是京城的太学生,爷爷则是少年时上过私塾。那些时候,学生们上课读文都是用吟诵。王佩行老先生今年88岁,是桓台最有名的吟诵大家。他吟诵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富有音乐性,而且运气发声、仪态风神,浸润着大雅君子之风,他的吟诵被人称为“行调”。行调分为“仄起”和“平起”两种调式,平起宛转悠扬,仄起高亢有力,讲究低诵慢吟、字正腔圆、节奏自由,并与桓台方言紧密结合,成为桓台乃至淄博吟诵的典型代表。
而如今,王佩行的孙子,也是学音乐出身的王昊继承了爷爷的“行调”,不但先后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和第三届中华吟诵周的吟诵培训,还与一些爱好吟诵的朋友一起,在桓台乃至淄博培训和推广吟诵,让本来面临着断代危险的吟诵,燃起了复兴的火苗。
淄博成为中华吟诵开展的第一个试点城市
在桓台县吟诵学会成立之前,桓台县诗词学会的诗词爱好者们,就开始探索和尝试吟诵,但一直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因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资源,淄博成为中华吟诵开展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今年9月,淄博市举办吟诵讲座,由王昊主讲,桓台县选派了几名吟诵爱好者前去参加培训。
11月21日,桓台县吟诵学会正式成立,像呱呱坠地的婴儿,带着希望和传承在桓台扎根。吟诵学会会长商洪玉告诉记者,吟诵学会与诗词学会一体,截至目前,学会已经有五六十名成员,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子都有。吟诵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文的含义以及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便于记忆。“咱们的老祖宗发明的这种读书方法是很有其道理的,还原古诗词本来的声音,节拍、情感等将帮助读诗文的人理解其中的意义,提升读诗人的精神境界。”商洪玉说。
上世纪20年代最后一批上过私塾的人愈发稀少,而在王昊之前,吟诵在桓台几乎已经处于断代的境地。直到今年9月,才培养出了桓台第一批吟诵人。如果作为表演,抚琴吟诵、排短剧都可以作为将吟诵搬上舞台的形式。吟诵是桓台县亟待拯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桓台的吟诵人正尝试向学校读书的孩子推行这一读书方法,并吸引更多的诗文爱好者加入吟诵行列。“我们初步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吟诵,懂得吟诵。”商洪玉说。(鲁中晨报记者 张晓宁)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