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在2016年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即触发二次熔断,沪深300指数跌幅5.05%致使交易暂停15分钟,恢复交易后跌幅迅速扩大至7%,交易再次熔断,全天停止交易。
1月4日也是熔断机制生效的第一个交易日,它一登场就被激活使用,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料。昨天并无十分突出的利空消息,分析人士指出的原因按说都不至于带来严重的市场恐慌。
有人因此认为熔断机制本身发挥了负面作用,它原本是要保护市场,阻止跌幅的过分扩大。但它被首次触发后,反而提醒了投资者问题似乎很严重,15分钟的休市间隔未能促使市场冷静,而是对逃跑吹了一声哨子。
这种分析或许揭示了部分散户的心理。熔断机制毕竟是新事物,大家还不习惯它,对它的解读很容易偏激。但将昨天的市场表现都归咎于新制度的实施,恐怕过于武断和匆忙。
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的信心过于脆弱,去年股市的大动荡留给人们深刻记忆,一些小事可能带来莫名其妙的联想,叠加触发新的动荡。
市场高度敏感,政府更需有定力。中国经济进入一边改革一边适应新常态的相持阶段,2016年虽难有惊喜,但也不会有重大意外,股市从实体经济得不到特殊的悲观传染。另一方面,沪市目前只有3200多点,不属于很危险的泡沫高位,在这样的区间股市有过很多由市场力量自动聚合反弹的经验。
新年伊始股市重跌,舆论容易往不吉利方向多想。其实对多数股民来说,它就是普通的一个交易日。不要让这个日子所产生的心理暗示被放大,政策定力也至关重要。让市场来决定股市的涨跌,要相信股市的表面动荡之下始终存在着深层理性,它决不会总在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反复缺席。
当下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出了些波动,但这种情况在国家的中长期过程中是正常的,中国经济情况和人们的信心不足都远没有坏到导致断裂出现的程度,国家经济社会的基本面都处在大致健康的范围内。看看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消费的活跃,这一点就会十分清楚。
股市新年第一天熔断不是社会普遍信心的对照性展示,它更多是股市内在信心不足的反映。熔断机制一上来就被搞了个下马威,显示中国股市治理的难度。股市平稳些当然好,但是如果它一时稳不下来,非要继续上蹿下跳猴一段时间,天也塌不下来。中国股市这么多年一直像猴市,但过来了。它的风险极大,很多股民有思想准备,政府能扳正多少就扳正多少,实在解决不了的那些问题,就让市场自行消化好了。
经常有人主张,市场的波动源自监管的不到位,包括信息不透明等等。这些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中国股市的监管总是越来越合理、不断完善的,从去年到今年股市动荡比前些年更突出了,说明监管不到位不是唯一原因。中国股市的内在气质目前仍有别于西方的成熟股市,其中一些更深刻的原因或许只有过些年回头看时,我们才能搞明白。
总之,全社会都别迷信,以为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就暴跌,预示了全年的什么。2016年会是比较平稳的改革、调整之年,这一大势必将巍然不动。希望股市的波动曲线离它不会太远。▲(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