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话剧《戏台》主创与天津媒体见面会:“天津这码头不好闯”

话剧《戏台》主创与天津媒体见面会:“天津这码头不好闯”

 

2015年12月25日,话剧《戏台》的主创与天津媒体见面会于北京世纪剧院举行,编剧毓钺、导演兼主演陈佩斯与同为主演的杨立新出席了本次见面会。

 

 

世纪剧院位于北京使馆区,这里不仅是歌剧、舞剧、音乐会的演出场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成为上流名人的交际场所。 陈佩斯的《戏台》就在这里排练,仅仅半年时间,这部戏就红透了大江南北,一票难求。

 


 

面对记者“2015强势回归”的问题,陈佩斯笑称自己年年都是强势回归,从《托儿》到《阳台》再到如今的《戏台》,这是他一直坚守在舞台上的最好证明。《托儿》让话剧这门艺术开始挣钱了,《阳台》走的是反贪反腐的路线,题材在当时是很冒险的,观众们偷着乐儿却不敢大声宣传。《戏台》可谓是“名利双收”,观众不仅乐意掏钱买票,媒体也大力宣传。陈佩斯说:“这意味着社会的宽容度高了。”

 

 

《戏台》的编剧毓钺原名爱新觉罗-恒钺,是恭亲王的嫡系后裔。 这位“闲散王爷”在谈及剧本创作的时候笑称“这个戏是聊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喜剧的创作需要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不能使“拙劲儿”。毓钺老师与相识多年的陈佩斯老师就是在“玩儿”的状态下将剧本推敲出来的。作为著名的文学编剧,毓钺老师基本不出现在排练场,而《戏台》是个例外。 排练的第一天,毓钺老师就跟着剧组,每一句台词的语气变化,每一个动作的分寸拿捏,都是编剧跟剧组碰撞商量出来的。人艺的顶梁柱杨立新老师这回也是抛下了导演的头衔,投身《戏台》担纲主角“大嗓儿”,谈起剧本,更是赞不绝口,说自己已经“等了二三十年了”。

 

 

作为一个年代剧能抓住当下年青人的眼球实属不易。在谈及“网络文化与经典”时,陈佩斯老师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以《琅琊榜》《盗墓笔记》为例,反问记者这些大作品不都是出自网络吗?经典作品与所处时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网络时代因为传播速度快,所以信息就显得小,大家在鄙斥“庸俗的段子文化”时,别忘了上个世纪经典的笑话集,甚至《聊斋》,都是篇幅短小精悍却蕴含深意的。

 

 

《戏台》这部剧年代戏也是如此,它的大卖是因为遵循了喜剧的根本原则和内在规律。陈佩斯老师认为网络不能改变喜剧的根本属性和其结构性。创造笑声的艺术行为跟人类的笑行为有关,笑行为有他自己的内在结构关系,无论舞台时代,还是电影时代,笑就是笑,有他自己的内在道理。 所有成功的喜剧作品都是很好的遵循了笑的规律。陈佩斯老师说:“我们不考虑这是什么时代,我们死扣戏剧的内在规律,笑的内在规律,就算倒退两千年,我也不会改变,要是人类的笑声还存在,也就是说笑存在的条件还在,那我就会遵循这样的规律。”

 

 

喜剧是个技术活,“笑”和“票房”是硬指标。《戏台》的票房是市场运作的,它不是政府主导的也不是经济集团操控的。一票难求的《戏台》于2016年大年初五到初七在天津大剧院上演,陈佩斯老师笑称天津的京剧迷多,这样的题材放在天津再合适不过了。 父亲陈强甚至这样告诉过儿子:“天津这码头不好闯,要是能把天津这码头拿下了,全国市场就平坦了。”

 

       以上图文由天津大剧院授权本社特约记者张达雄发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