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
行走石嘴山,能“呼吸”到一种古朴厚重的文化之美和恬淡宁静的生态之美。在石嘴山,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掌握着一般人不具备的特殊技艺。他们的技艺或由父辈传授或由师傅传授,在他们的坚守、传承下,为我们留下了像贺兰山一样绵延不断的富贵精神财富,组成如今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
面对这些文化瑰宝,如何让其继续传承、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2006年,可以说是石嘴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水岭。
那一年,为了有效地保护留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工程,并成立了石嘴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关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振兴,它反映了一个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发展水平。
从2006开始,按照“长远规划,分期实施”原则,我市分三个阶段,摸清“非遗”家底,开展保护工作。2006年至2008年为普查和抢救阶段;2008年至2013年,为全面开展和重点保护阶段,分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名录;2013年至今,为补充完善和健全机制阶段。
虽然收集资料的过程很难,但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各县区,走访调查民间艺人达100余人,拍摄影像资料400余分钟,不断对民间艺术进行搜集整理和论证。据了解,我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自治区级8个,市级22个;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2个,市级传承基地3个。2011年、2012年分别出版发行了《石嘴山民俗》《石嘴山民间音乐》;拍摄了国家级“非遗”名录《武当庙·寺庙音乐》、自治区级“非遗”名录《民间唱词文学宝卷》《石嘴山回汉婚俗》,以及市级“非遗”名录《飞檐走壁——葛强》等8部电视片。
传承:让“非遗”后继有人
石嘴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在石嘴山相互交融,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黄河文化等在石嘴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传承,并使之发扬光大,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更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烙”在心里的永恒责任。
自幼在姥姥和大姨的熏陶下喜爱剪纸的折红旭,几十年来,不但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剪纸,还不断摸索创新,学会用刀刻,向着剪纸的多元化发展,创作的剪纸作品既有对《清明上河图》《八骏图》等经典国画的重新演绎,又有描绘花、草、鸟、兽的佳作,更有反映石嘴山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
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折红旭,依然很忙。因为,她一直在坚持民间剪纸艺术传承工作,不仅为石嘴山市老年大学手工剪纸课授课,还经常免费为社区、为残疾人搞培训。
说起传承民间剪纸艺术,折红旭至今还记得2012年4月的一天,石嘴山市惠农区园艺镇几位村干部找到她,想让她为该镇失地妇女作培训,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了解到情况后,折红旭欣然接受邀请。“当时,为了能让大家掌握剪纸基本要素和基本技能,我将自己编写的容易看懂、图文并茂的教材送给学员,采取理论与实际实操相结合的方法,手把手地教她们怎样用剪刀、怎样折纸。”折红旭说。目前,折红旭已培训学员达1万人次,其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只有5岁,移民妇女马彩霞刻的《富春山居图》剪纸作品已达到了专业水平。“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我所能,把民间剪纸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63岁的折红旭说出了她的心愿。
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葫芦烙画传承人陶瑞珍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葫芦,从乒乓球大的葫芦到篮球大的葫芦,从双球形葫芦到长把形葫芦,经过陶瑞珍的手工点缀,都成了“有故事、有内涵”的艺术品。2012年,陶瑞珍创作的葫芦烙画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展览上,深受大家喜爱,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回家后,陶瑞珍与村里的妇女成立了瑞宝工艺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把村里的妇女发动起来种葫芦、刻葫芦、卖葫芦,并大规模对农村妇女、移民妇女和失业妇女进行培训。在她的传授下,可爱的生肖、灵动的花鸟、婀娜多姿的侍女……一个个惟妙惟肖的葫芦烙画不断被创作出来。目前,已累计培训妇女800人次,带动100多名妇女就业增收,实现了保护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今年,我在我们村承包了30亩地种葫芦,还与星海镇古香社区签订了种植协议,就是想把葫芦烙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陶瑞珍说。
据了解,目前,石嘴山市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1人。
推广: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挖掘传承,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推广。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独特的技艺。
为此,石嘴山市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非遗”展览、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如今,泥哇呜演奏、手工剪纸培训已走进校园;作为我市回族木球传承基地,惠农区回民学校对木球运动的发展及各种传统打法进行大胆改革,既保留了民族特点,又使木球这项运动更具有现代体育的对抗性、竞争性和规范性,并组队参加自治区、全国木球比赛,把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推向全国。(记者 张芳霞)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