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非遗动态 >> 全国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全国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你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的传统习俗么?你是否领略过京昆艺术的精彩绝伦?你知道精美的景泰蓝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技术、精神情趣等方面精心追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今天,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血脉正在现代生活中慢慢消失,很多人已对这些问题逐渐淡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如何传承与保护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11月19日,由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的全国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举行。19位来自相关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坐在一起对话、交流,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献计献策。

为了筹备本次会议,民进中央与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分别赴全国多地进行专题调研。如何培养非遗传承人?如何建立系统的保护体系?如何使非遗适应新的时代?这是他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民族文化传承关切奔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社会环境日益变化,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和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本世纪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开展,10多年来成果显著。截止到2015年6月,先后有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1372项,同时建立了县、市、省、国家的四级名录体系加以保护。不过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解决新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一直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工业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开展专题调研,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为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于2015年7月组织委员赴内蒙古、青海进行草原文化专题调研。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们专门观看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的表演。在感受藏戏之美的同时,委员们了解到,目前在岗的黄南藏戏演员只有3名,均已面临退休。专业剧团和民间藏戏团演员青黄不接,人才培养问题得不到解决,藏戏传承面临困难。

9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再次组织委员,在北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专题调研。在故宫博物院,委员们领略了非遗技艺“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幅污迹斑斑的古画经过修复师的巧手操作,能够变得干净整洁。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专家队伍稳定、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面临着制度困境。

景泰蓝颜料是什么材质?烧制需要多长时间?在北京市珐琅厂工作车间里,委员们对景泰蓝的掐丝、点蓝等技艺的复杂和精细赞叹不已,纷纷向师傅们“提问”。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考察玉雕、花丝镶嵌、雕漆等工艺时不断重复“上演”。在有形的工艺品背后,无形的传统技艺更令人赞叹,这些技艺传承的困境则引起了委员们的深思:人员老化、后继乏人,税负过重,宣传力度不够,非遗资料抢救整理缺位。

在调研中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为的是集思广益,更好地建言献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才、管理、创新……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问题、新挑战汇聚在19日下午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委员与专家们满怀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围绕这些问题各抒己见,希望能够推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

非遗传承体系以传承人为核心

全国政协委员高培芬是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近50年来一直坚守在古琴传承第一线。在她的记忆里,前40年都可以用艰难和孤独来形容,“那时候几乎没人听说过古琴,我需要无数次向别人纠正古琴不是古筝。平时要写琴学论文和翻译古谱,对想学琴的人都是免费教,还赠送古琴,靠的完全是对古琴的满腔热忱和完成恩师嘱托的信念。”变化发生在近10年,从2007年起,文化部先后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名。建立健全以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体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

2011年以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专业画家李延声寻访了200余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他们画像。在此过程中,他强烈感受到传承人视非遗为生命,最大的希望就是将其传承下去。不过,在深深感动的同时,他也为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感到忧虑。“据我了解,全国有不少地方的非遗项目存在‘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问题。”李延声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对此也有同感,他以翔实的数据验证了这种忧虑:截至今年8月,国家级“非遗”传人已有250位去世。而在对9项被列为嘉兴市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项目的调查显示,32名民间艺人中,除6名已经过世外,在世的26名艺人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24人,占89%;80岁以上的6人,占22%;有12位民间艺人无传承人,其技艺濒临失传,占46%。此外,很多非遗项目也因不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无法形成广阔市场而少有学徒,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与有形的历史文物不同,非遗是承载在人的身上、活态的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遗存续发展的主体和主要动力,传承人一旦离去,便意味着文化财富的消失。对此,朱永新建议,为防止“人走技失”,在关注传承人健康的前提下,应尽快组织力量用口述历史、制作全程影像全记录的方式,全面保存非遗项目的完整影像资料,达到根据资料可以复原的要求。同时,做实非遗传承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方式进行全民传承。

“非遗项目的传承大都呈现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师带徒的方式虽然仍是一种重要方式,但已远不能适应我国‘非遗’保护现实发展的要求。因此,要特别重视研究将非遗传承纳入现代教育体系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提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的重要性。2013年8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福建省文化厅在莆田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与莆田的传统工艺美术企业合作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才,将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非遗保护工作是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民俗等六个大类,具体项目达上万种,相应的,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龙新民认为,对如此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分类管理。比如对国家级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在减免税收、开拓市场、培养和扶持传承人上下功夫;而对数量庞大的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议尊重市、县级地方政府的意见,由他们来研究和确定具体政策和办法。

“有千年历史和丰富遗存的中国戏曲至今缺少国家级权威性、系统性的积累留存和动态展示,各地许多珍贵的戏曲文物文献散失损毁,大量戏曲剧目影像资料分散流失,不少濒危剧种、民族剧种、小剧种剧目未及时留存影像资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说。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非遗项目中都存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建议,国家应对非遗传承做全面系统调查,摸清底数,分类排队,组织相关专家“一对一”地研究传承与发展的方案。并为所有非遗项目制定档案,作为文献保存和发展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系统工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高云指出,我国对非遗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保护举措,但还没有形成程序性和系统性的保护体系,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常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显得不稳定。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选生介绍,虽然国家层面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但青海藏区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至今仍没有一个自治州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沿用通过政策的形式,导致操作性不强或缺乏权威性。对此,高云建议,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施条例》,从执法层面指导、规范、统筹、协调非遗的保护工作。

“传统”遗产应勇于“创新”

“有些学者认为必须原汁原味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反对变革和创新。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保护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不可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何星亮的发言道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发展的关键: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不断创新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评书艺术传承人刘兰芳对非遗创新问题体会颇深。“传统书中的精品大部分已经被整理出来并被老一代评书艺人播讲出来,但忽视了对新书的创作和研究。长此以往,评书长书必将被淹没在海量的小说朗读产品当中。”刘兰芳认为,在继续继承和开发传统老书的基础上,必须将更大精力放在反映现代生活的新书创作和表演上去,用现代思维和语言,多多创作和表演现代题材的新评书。

除了在内容上创新,非遗保护理念、保护方式的新举措也大有可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对于扩大非遗的群众基础至关重要,而非遗展示平台不足一直制约着非遗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提出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展示平台,举办非遗专门展览,搞好非遗展示与互动体验。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邓丽丽建议,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来搭建非遗外向传播、广泛联结的平台。将更多的受众、参与者、研究者吸引进来,使本地化的小众非遗扩展为广泛的大众非遗,使原本国内的非遗传承,扩展到国际化的非遗传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四光则期待非遗保护能够迎来“跨界发展”,整合社会力量,拓宽非遗发展出路。如依托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研究机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依托国内外设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设计非遗产品;依托传承人工作室、加工制作企业生产非遗产品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待一些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申报,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其反映的‘整体民族文化’特点,容许项目内部因传承而形成的些微差别存在。”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期待更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加强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探讨两岸共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呼吁。

“强化中医文化意识,普及中医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建立国家级中医非遗保护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建议。

……

想说的话很多很多,但时间却是有限的,每一个发言都凝聚着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委员们将为之不断调查思考、不断建言献策。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保护之路,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真正传承下去,发展下去……

编辑:薛鑫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