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文化部将进一步发挥法制专家作用

演艺产品接受百姓“私人定制”

上海徐汇区:

演艺产品接受百姓“私人定制”

黄思宇 本社记者 洪伟成

“上线10天,我们已经通过这款APP接到50份订单。”11月21日,手机APP“艺徐汇”运营方——上海美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峰查看后台数据后表示,“之前大家都对这次新尝试有点忐忑,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所谓的“新尝试”即这款新推出的APP——“艺徐汇”。11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举办了第二届“艺徐汇”演艺产品交流会暨民营院团展演活动,拥有大量优质民营院团资源的徐汇区推出了20余家剧团的40余个展演节目,搭建起一个超过100个展台的交易平台,迎接来自上海市以及江浙一带专程赶来的民营院团,闻风而至的还有许多来自剧场、区县文化馆的剧目“购买方”。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交流会推出了这款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助力民营院团走向市场的APP,让参会者感到新奇。“我们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企业要做品牌宣传,需要设计魔术、舞蹈等节目串场;在家庭聚会或给老人祝寿时,想为长辈献上他们喜爱的京剧……能在一个平台上浏览和预约百姓所需节目,按照既定的时间让艺术工作者上门演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APP技术支持方——上海聚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张蓬的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扫一扫会场显眼处的二维码,随即出现在手机上的“艺徐汇”一经打开,一句“来一场只属于你的演出”醒目可见。“这便是这款APP的核心理念。”孙峰告诉记者,APP平台打通了买卖双方,充分实现个人或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页面上种类丰富、价格不等的推荐节目,用户可随手实现市场资源的广泛浏览、节目的线上观看和下单订购。

哪些节目首先得到了关注?对此,孙峰表示:“据我们统计,形式新颖的节目最受欢迎,比如安可艺术团旗下有一个擅长演唱中国歌曲的外国歌手团,在线上看完演出视频的不少用户表现出对他们的青睐。其次,符合市民口味的节目也受到欢迎,比如不少文化馆为附近居民点了越剧、京剧等有深厚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

公共文化产品的“私人定制”还不止APP页面上所呈现的程度。“页面上做的只是初选,我们接到订单以后,还会进一步电话沟通,仔细了解买方的演出场合、企业文化、场地规格等,然后商讨人员配置、节目风格……”据孙峰介绍,这种“客服”模式在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后,会逐渐归类总结,然后细化成在软件中可勾选的“选项”。

徐汇区文化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在这款APP的运作中,徐汇区文化局负责内容准入的审核和全程监督,同时指派运营方负责内容设计和“客服”服务,另有技术方提供全部软件支撑。“对于我们而言,现在更清楚市场‘长什么样了’。”一位民营院团负责人表示。曾经的演交会没有展示平台,只能在会场里贴贴广告、午餐时送送名片。后来,有了“现场展演”的直观推广机会,但毕竟时间和容量有限。如今,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交易会辐射力成倍增长。

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当民营院团遭遇市场考验,政府部门的角色要如何转变?徐汇区文化局局长李明毅表示,这正是他持续思考的问题。今年初,徐汇区在江浙沪两省一市第二十二届演出业务洽谈会暨第八届长三角国际演出项目交易会上首推“艺徐汇”专场,引起极大反响,获得了“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半年多之后,又跟进举办了第二个专场。

一年两届,在李明毅看来,无论是效率、影响,还是作为文化主管部门对民营院团所给予的扶持力度,都还远远不够。谈及“艺徐汇”APP的探索,他表示:“我们将过去一年一次、两次的交易会,转型为全年365天的展示交易平台,转型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买、配、送’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平台,就是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与百姓文化需求的对接。在平台上,我们的社会组织可以将演出演艺等产品进行统一展示、比较、鉴别,让它们争奇斗艳、公平竞争,从而打破长期以来文化类社会组织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以此激发市场活力,既增强文化类社会组织向市场求资源、求生存的独立发展能力,又为政府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