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梧桐山麓。秋日斜阳洒在“香云纱传习馆”的碧瓦、白墙、青石……一群带江浙口音的老年人鱼贯入馆,走到服饰陈列专柜前,驻足细察,窃窃私语,仿佛漫游在中华民族丝绸文化长廊。几年前,沉寂半个多世纪的香云纱染整技艺,在南海之滨的深圳“重出江湖”,一举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再添新枝。
几乎与香云纱“复苏”同时,岭南大地的古琴、粤曲、牙雕、木雕、砖雕、剪纸、泥塑、舞狮、火龙等濒临绝迹的传统文化、工艺重焕青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示范基地、博物馆遍布广东城乡。全省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47项、省级524项、市级905项、县级1455项。 广东省非遗保护项目枝繁叶茂,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基础,更有赖于广东人强烈的文化自觉、大胆的探索精神与有效的保护举措。正是由于较好地把握了文化与市场、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等辩证关系,广东省不断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新局面。 遗产,重在遗传 非遗保护概念传入我国,只有10来年时间。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经验并不多。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广东省把非遗保护工作当大事来抓,明确“以传承促保护”的思路,在机构设置、人、财等方面给予支持。 2003年广东省启动非遗保护工作,2005年建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06年成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7年建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2009年省文化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2011年10月1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部地方配套法规。 有了非遗保护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还得有“人”和“财”去干事。为此,广东省采取多级培训、实践锻炼、交流提高等方式,初步建起以市、县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骨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目前全省专、兼职非遗保护工作者近900人。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款用于非遗保护工作。从2012年起,专款增至每年1700万元。 有了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和专项的经费,非遗保护开始加速。世界级非遗项目——粤剧,本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只因过去重视不够,粤剧事业日渐式微。为了振兴粤剧,广东省成立粤剧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定粤剧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定期举办“国际粤剧艺术研讨会”,加强粤港澳及海外的粤剧艺术交流与合作。 面对林林总总的文化资源,非遗保护应该怎么做?广东省文化厅非遗保护处原处长张梅说:“非遗保护工作,重在传承。要发掘非遗项目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遗传因子,发扬光大,尽量避免重数量轻质量、重申报轻保护、重整理轻传承的倾向。”为此,广东省盘点“家底”,建档立卡,分清缓急,梳理轻重,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保护工作,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是对一些珍稀濒危文化项目,广东省重点关注,抢救保护,尽量减少“人绝艺亡”悲剧。 化石,变成宝石 生于市场,活在民间。非遗项目的文化与市场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传承的前提应是观赏性、生产性兼备,既是一种“档案”,还能走向“档铺”。为此,广东省极力推动一批富有活力的非遗项目在进入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的同时,也走向街头、商店、市场。 香云纱“复活”传奇,是广东省非遗项目市场化的最好注脚。因工艺复杂、色调单一以及产品良莠不齐,上个世纪初风靡一时的香云纱从历史巅峰滑落。然而,熟悉祖传染整技艺的欧阳小战,却从香云纱沉浮中捕捉到了文化商机。2005年,欧阳小战成立公司,以“传承东方文化”为内核,以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为两翼,开发出一款款散发文化韵味的香云莎牌服装,畅销全球,实现了文化与市场的对接、古典向现代的过渡。 当然,非遗的文化属性与市场属性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缺少商业开发,文化传承难以持久;过度商业开发,文化传承会受冲击。如何把握两者平衡?广东省的做法是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生产并举。比较而言,保护性生产偏重保存,生产性保护偏重发展。前者走小众化、精品化路子,后者走大众化、市场化路子。 生产性保护,有利于增强非遗保护项目活力,提高传承人积极性,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广东省的凉茶、广式月饼制作技艺、陶艺等非遗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已经形成生产力,实现了说得出、做得出、卖得出。其中,石湾陶塑技艺、潮州木雕两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用佛山陶艺家霍秀银的话说:“一个非遗项目插在花瓶里,生命是有限的;只有植根于经济的土壤里,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繁殖。” 所谓保护性生产,就是抢救性生产。对丧失生存基础的垂危非遗项目,广东省没有撒手不管,而是趁传承人尚在,多生产一些保存下来,或小范围传承,使其成为闪光的宝石,继续活在当下。历史悠久的阳江漆器髹饰、广州象牙雕刻等,曾经处于人散艺失境地,却在保护性生产中得以复活。2005年,阳江实施抢救性保护,把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与旅游文化、特色文化、文化产业等融合起来,闯出一条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的新路。 保护,不能保守 非遗传承,人才是关键。后继有人,才有发展活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潮州木雕传承人辜柳希,这些年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先后接纳200多名青年从事木雕艺术创作——既言传身教,还免费提供食宿、生活费用。这当中,有50多人成长为工艺师。辜柳希说:“花再多钱,也要带几个像样的徒弟!” 广东省注重扶持中坚力量,奖掖后起之秀,精心培养优秀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粤剧泰斗红线女、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冯炳棠、广州玉雕大师高兆华等一批坚守传统技艺与信念的传承人,为传承、发展和弘扬非遗作出了重要贡献。瑶族耍歌堂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唐买社公,人老心不闲,每周翻山越岭,到当地中小学讲课,传承技艺,还将瑶族耍歌堂带上了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传承人”。目前,全省评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84人、省级618人、市级752人、县级525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补助1万元。 绚丽多彩的人类文化,从来就不是静止的生态。人类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不会一成不变。广东省提出,保护不等于保守,传承不只是继承。传承人既要追求本真,又要推陈出新,让非遗项目具有持久魅力。卓有成效的非遗保护工作使广大群众领略到独具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产品,也加深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理解与支持。非遗正不断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记者 刘泰山)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5日 05 版)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