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作书名被"改造":《你的误区》译成《正能量》
白俄罗斯女记者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她的作品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但是在买作品的时候,读者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比如资料上说阿列克谢耶维奇有一部著名的作品叫《切尔诺贝利的哀鸣》(VoicesfromCher nobyl),但是找遍书店也没有发现这本书。后来读者才知道这本书早已被中国书商改头换面,取了新名叫《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后来出新版时又换成《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对译作书名的“本土化”改造问题,也在此引发了热议。
《切尔诺贝利的哀鸣》不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中国唯一被改头换面的。她的所有作品在中国几乎都被改了名字。她有个中译本叫《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你未曾听过的“二战”亲历者的故事》,其实原名应该是《战争的非女性面孔》(War'sUnwomanlyFace)。还有一本是《我还是想你,妈妈:你未曾听过的“二战”亲历者的故事》,其实原名应该是《最后的见证者》(LastWitnesses)。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中国所经历的“改头换面”,给读者买书造成了困扰,错买之事时有发生。
不过熟稔中国出版界的人一见便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中国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中国书商惯用的套路。把《切尔诺贝利的哀鸣》译成《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现在就有了一种“乱世佳人”的感觉,激发人们对于那场灾难的无限遐想。而《战争的非女性面孔》和《最后的见证者》是多么严肃的名字,而如果译成《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就立刻“心灵鸡汤”味儿十足,让人忍不住都想喝上一口。显然,中国书商不辞辛劳,改头换面,就是为了能多卖出几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这叫“中国特色”。
在过去,中国书商也多次用过这样的手段,并且屡试不爽。最有名的例子是,几年前有一本英语著作叫《你的误区》(YourErrone ousZones)被引入中国,书商觉得这个名字太不引人注意,于是就换成了当时中国的一个流行语《正能量》,结果这本书在中国狂销了上百万册。还有一部《卡扎菲的军火商》当时在中国也很热,其实原著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名为《第三种选择》(TheThirdOption),内容是美国高层内部的争斗,与卡扎菲没有关系。书商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不过是因为当时利比亚战事正酣。
毋庸置疑,这种对书名的“本土化”改造收到了奇效,很多冷门的引进版图书,在中国成为了畅销书。不过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来看,把《战争的非女性面孔》译成《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把《你的误区》译成《正能量》都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这显然是不够严谨,太过随意了。而如果这一切都为了销售,那也未免太不负责任。 郦亮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