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三年多前落实“上网电价”政策,堪称鼓励民间发展绿色再生能源的一项突破,但效果如何见仁见智。环境局局长黄锦星昨日撰文表示将尽快公布上网电价检讨详情,有意下调上网电价的定价水平,以平衡社会整体利益。绿色能源是大势所趋,但对香港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尽快见到规模效益,让市民、社会真正得到实惠,这才是绿色环保的可持续之道。
根据特区政府与两电订立的“管制计划协议”,两电以每度电3元至5元的定价,购买民间以太阳能或风力系统所产生的绿色电力,再驳至公共电网,这个定价比两电平均每度电1元多的售价高出不少。政府以利诱方式鼓励民间参与发展再生能源,无疑是必要之举,因为购买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成本不菲,譬如一套太阳能发电系统至少要10万元,没有鼓励措施就缺少参与意愿。另一方面,电力公司为了在利润管制方面与特区政府达成共识,也愿意作出配合,以示支持绿色能源的大方向。
但谁都看得出,这一计划存在天生“缺陷”。首先,两电回收的民间绿色能源价格远高于自己卖电的平均价格,回收的电力越多,损失越大,这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其次,民间绿色能源能否上网,决定权在两电,而不在政府。一再有报道称,电力公司在审批方面并不十分积极,有拖延问题,今次特区政府有意下调上网电力的定价水平,并不令人意外。
下调上网电力定价符合两电利益,但会否打击民间生产绿色能源的积极性?事实上,有关政策的有效期限是到2033年,现在只剩下11年,回报期越短,上网电价越低,民间顾虑投资太阳能或风能难回本,有可能止步不前。
政府、电力公司、民间在上网电价方面的博弈,反映香港在推动绿色能源、减碳减排方面困难重重。香港能源主要来自煤炭、核能及天然气发电,绿色再生能源的比例很低,即使根据政府公布的2035年蓝图,再生能源也只能满足香港约3%-4%的电力需要,其中太阳能仅占1%-2%。以香港200多万户家庭计,十多年后太阳能仅可以为2万多至4万多家庭提供电力,只能说是聊备一格。相比之下,新加坡在2030年的太阳能发电就能满足35万户家庭的需要,比香港超过十倍以上。
新加坡并非绿色能源方面的“模范生”,走在全球绿色能源前列的德国,20年来已有所成,目前再生能源已能满足该国一半的电力消耗,其中太阳能约占一成;到2030年,绿色能源将占该国发电总量的65%。
相比先进地方,香港在发展绿色能源方面起步迟,效益低,看起来措施不少,人有我有,其实是姿势大于实际。最讽刺的是,一方面高喊减排环保,另一方面能源消耗不减反增,浪费相当严重。譬如去年香港耗电量比前年增加近4%,其中4至5月的用电量,更较上一年同期增加逾一成。如此一来,香港虽有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落实谈何容易。
气候问题被视为疫情之外,影响人类未来的两大主题之一,绿色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正如不少人指出,香港发展再生能源的天花板,在于电力公司投资愈多、利润愈高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绿色能源就难有效益可言。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