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都市哀歌,本港露宿者人数五年劲升51%\法新社
新时社报讯(记者 杨 州)本港露宿者人数五年劲升51%,富裕社会大讽刺!社会福利署最新数字显示,2017/18年登记在系统内的露宿者达1127人,其中四分一更露宿超过十年。有露宿者透露,轮公屋十年仍未“上楼”,劏房租贵且卫生极恶劣,只好“瞓街”。社区组织协会指出,实际露宿人数仍高于1127人,直言政府未制订无家者(露宿者)友善政策,现行措施无助解决其困难,更不能减少露宿者人数。
怕劏房有蝨 宁瞓公园
今年三月首次露宿的Peter(化名)已申请公屋十年,仍未能上楼,更因突然失业而无力支付每月房租3500元。他表示,从事地盘杂工,收入不稳定,一日薪水最高达800元,近年已降至一日600元。他称,刚失业十分无助,不知如何求助解决住屋困难,只好四处寻求社工支援,经多番周旋后,才在深水埗找到临时落脚点,但本月中又要迁出。
Peter解释,非牟利机构的资助宿位时间短,而公屋上楼仍要等至少八年。若迁出资助宿位,他不想租住劏房,认为租金贵之馀,环境卫生极恶劣,如木蝨。他续说,刚露宿时未找到合适居所,曾于元州街附近的公园露宿,感觉并不好,若仍未上楼,又未找到其他资助宿位,便只好瞓住街先。他希望政府关注露宿者住屋问题,兴建房屋解决其困难。
资助宿位追不上升幅
社署昨日书面回覆立法会议员,显示过去五年的登记露宿者人数不断攀升,由2013/14年度起,分别为746人、825人、896人、924人,2017/18年度更升至1127人,即五年间激增51%,当中717人已露宿一年至十年,244人更露宿十年以上。
文件亦显示,露宿成因以失业以致无力支付租金为最多,达394人;有633人在公园、运动场及停车场露宿。社署与非牟利机构共提供640个资助或自负盈亏宿位,作为露宿者通宵或临时居所,2016/17年度增加20个资助宿位,令资助宿位总数达222个。
关注露宿者问题的社区组织协会社区组织干事吴卫东表示,社署统计的1127人,仍低于社协2015年统计的1641人,当局并非按人头计。政府资助宿位仅微升一成,若按社署数字露宿者较去年升两成,而资助宿舍的平均入住率约八成,反映已供不应求,政府需要解决他们的住屋困难。
近八成受访市民“住得迫”
【新时社报讯】记者杨州报道:香港土地问题有几严峻?团结香港基金最新的土地供应的调查发现,接近八成受访巿民坦言“住得迫”,逾六成受访者贊成发展如沙田般面积的新市镇,另有约四成半人贊成在维港以外填海兴建新市镇。团结香港基金认为,本港未来需要逾9000公顷土地,参考过往兴建新市镇经验,填海造地是最有效增加土地供应的方法。
四成支持填海建新市镇
团结香港基金委託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于今年3月21日至28日,以电话访问1002位18岁或以上香港市民,发现77.7%受访者表示港人受“住得迫”问题困扰,当中35.7%认为解决居住环境挤迫问题非常迫切。45.3%人贊成在维港以外填海兴建新市镇,较不贊成的高出11.4个百分点,加上将环境影响减至最低的前提,则有47%人贊成填海。另外,46%人贊成在大屿山东面发展人工岛,较不贊成高出21.1个百分点。
调查亦显示,62.3%受访者贊成需要发展如沙田般面积的新市镇,当中59.2%认为只有一个沙田面积的新市镇仍不足够,需要两个或以上,即7200公顷土地。调查结果反映市民渴求重推新市镇计划,更显示政府的“未来30年需要4800公顷土地”估算远低于市民期望。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黄元山(圆图)表示,要改善港人的生活质素,必须寻求新的土地供应,估算未来需要逾9000公顷土地。他认为,最有效增加土地供应的方法是在维港以外水域大规模填海,参考过往兴建新市镇经验均为填海,又指只要政府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料将有更多人贊成填海。
至于为何坚持填海造地,黄元山解释,本港地势较多斜坡,不易发展土地,但近年靠填海增加的土地少于一成,相反地势较平坦的新加坡,藉填海增加近三成土地。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