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管理局表示,“扭工字块”部件海水高潮位时在水面以下,才导致所拍摄照片出现被沖散“错觉”\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网页
新时社报讯 记者 卢静怡(广州)、吴维思(香港) 近日有香港传媒发布“港珠澳大桥防波堤被海浪沖散”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昨日回应,直指该报道失实。管理局表示,疑似被海水沖散的人工岛部件,实为该“扭工字块”部件在海水高潮位时在水面以下,才导致平面所拍摄照片出现“错觉”。而被误传“海浪沖散”的两个部位,经过长期的观测、分析以及去年颱风“天鸽”袭击后的观测,并无受到任何影响,完全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主任陈越对新时社报表示,大桥已经完备通车条件。本港路政署表示,将继续与大桥管理局保持沟通,确保大桥质量符合要求。
海水高位时出现“错觉”
近日,一张由无人机航拍的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照片引起热议,人工岛连接海底隧道一端的防波堤段比较参差不齐,被媒体解读为“人工岛防波堤被冲散”。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昨日澄清,指媒体发布照片的所示部位分别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东人工岛的岛桥结合部及岛隧结合部。因受桥面标高限制,避免上部结构受到波浪力作用而影响结构安全,因此桥头桥台下部“扭工字块”(混凝土弱波石)原设计标高为水面以下,并按规范要求采取随机摆放。在海水高潮位时,“扭工字块”就在水面以下,这就是该照片拍到部件有空隙的原因。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结构和质量经得起检验。”管理局称,承包人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完全满足防护、消浪等设计及使用功能要求。管理局表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经过六年前期工作、八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已于今年二月顺利通过了交工验收。经质检部门检测、荷载试验,大桥工程质量优良。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主任陈越对新时社报记者表示,港珠澳大桥背后有大量科研人员提供技术和专项研究成果支撑。他透露一组数据,大桥自2003年前期工作开始至今,国家先后共组织200多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共开展科研专题研究300余项,累计投入近五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项目是非常难获得五亿元的投入。政府对大桥工程下达的指标非常严谨,水下部分工程标准还细致到35毫米。”陈越称,大桥已经具备通车条件,具体通车日期还有待落实,相信届时三地市民和各界人士真正使用大桥时,也将无可挑剔。
路政署:将确保大桥质量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大桥智能化服务会给市民带来舒适的体验。”陈越称,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跨海通道,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而科技创新工作也会始终贯穿大桥的建设和未来的运营工作。他认为,港珠澳大桥今年将从建设转为运营,为大湾区发展提供融合发展的引擎。
本港路政署昨日表示,就传媒有关港珠澳大桥主桥人工岛防波堤被冲散的报道与查询,该署已立即向负责主桥工程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跟进。大桥管理局昨午已发出新闻稿详细回应。路政署会继续与大桥管理局保持沟通,监察港珠澳大桥主桥工程,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