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海口10月14日电 题:琼籍归侨割不断的故乡情
新时社记者 洪坚鹏
“在海南,移民是一股主旋律。从明朝起,海南便开始出现不同层次的向外移民,他们或迁徙到南海诸岛生活,或‘下南洋’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清末民初,海南文昌、琼海、万宁等地,由于渔业发达,信息获取快,也出现了大批移民‘下南洋’。”海南大学教授张朔人向新时社记者介绍。
张朔人说,在民国时期,“下南洋”的人因生活贫困或战乱等各种因素被迫背井离乡。他们在海外奋斗获取一定经济积蓄后,纷纷回到家乡盖房、捐建宗祠。
海南文昌铺前镇的地标——骑楼老街便是华侨们所修建。《铺前镇志》撰写人张光浓介绍,1877年左右,侨居海外的文昌人回到铺前,建起了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上世纪20年代,在新加坡华商王克光的主持下,骑楼建设按照规划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胜利老街,人称“割街”。
铺前镇岭斗村潘正沂、潘正汉两兄弟的祖父,便是从铺前港出海去越南谋生。潘正汉说,清末民初时,祖父携家眷到越南广义,租地种甘蔗,开办了一家小糖厂,从此把家安在了越南。
由于村人互相传帮带,广义聚居着不少铺前人,岭斗村大多数村民都有海外关系。侨居越南的海南人后代,上的是中国人办的幼儿园,在家说的是海南话。
“直到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我伯父潘藻江1937年瞒着家人前往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六叔潘炳则参加了海外华侨进步组织。”潘正汉介绍。
1947年,由于越南抗法战争愈演愈烈,年幼的潘正沂兄妹等人随母亲从广义乘船回海南躲避战祸。“从越南回海南的途中,我们在海上漂泊了近一个礼拜,还差点遇到海盗。”潘正沂说。最终,一家人顺利回到了海口,再换船至铺前港,步行数公里,几经辗转回到了祖辈扎根的岭斗村。
潘正沂回忆,回到铺前后,母亲开荒种地,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勉强度日,抚育子女。依靠自己奋斗,2000年和2007年,潘正沂、潘正汉两兄弟分别从海口画院、中共海口市委办公厅干部职位退休。
琼海市博鳌镇的留客村也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侨乡,从19世纪末开始,不少当地人藉由便利的水路下南洋谋生,奔赴印尼、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国家。如今的留客村有80%以上的村民是侨眷。
居住在留客村的卢业珍、郭安娘两夫妇,是从印尼回琼的归侨。他们的祖辈分别从海南琼海、广东梅州下南洋定居印尼。
卢业珍说,祖父卢修泽上世纪20年代初从博鳌乘坐渡船到了香港,再从香港辗转至印尼讨生活,后来卢修泽做生意发家,便出资回乡在留客村修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卢家宅”。
修建“卢家宅”的钢筋、水泥均从印尼用船运到琼海,再雇人挑到村中,前后耗时几年建成,共有二横三纵六座房子,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融汇了南洋与海南的建筑风格。
1952年,卢业珍、郭安娘分别被家人送往北京读书并结识。1958年,二人即将中学毕业,卢业珍听从父亲卢鸿耀的建议,选择到故乡留客村插队,“我父亲对我说,‘如果你一直留在北京,就会变成北方人,不回家就会忘了你的根’。”
于是,卢业珍、郭安娘在北京登记结婚后,一同回到留客村,从事农业劳动。这么多年来,卢业珍做过民办教师,当过会计员,还开过幼儿园。
卢业珍回忆,在海南岛解放初期,“卢家宅”被政府征作粮仓,成为琼海地区最大的粮仓。他回到琼海后,申请要回了房屋,两夫妇得以住进了“卢家宅”。在文革期间,由于两夫妇知识青年的身份,保护了“卢家宅”免遭破坏。直至2009年,“卢家宅”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卢家宅”因年久失修已不能居住,卢业珍夫妇和家人住在离“卢家宅”不远的楼房里,守着它继续经历岁月的沉淀。(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