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退役军人的“尊崇”必须“摘帽” “摘帽”才有“尊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鬼》

 山西站采编部张璐报道:山西晋北一带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都会有个习俗叫“调鬼”。多少年来一直流传至今。据口头传说,从战国时代就开始演出《调鬼》。2017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调鬼也是提醒人们为人处世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了坏事,死后也要得到报应,终究要受到“判官”的惩罚。劝人一心向善,勿生恶念,更不能做坏事。
调鬼场景为阴曹地府,分以下角色:


判官——阴间判官。主持公道的审判者,相当于人间的包公。判官头戴阎王面具,两肩高耸,臀部突出,手拿判官笔,曹司簿;手等六字,脚踩八字。
猴子——阴间的猴子。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打探消息,有正义感,看不惯歪门邪道。想向判官告发死鬼,又惧死鬼权势而不敢告,后被四鬼捉回,判官审判,才说出真相。

死鬼——生前做尽坏事的大官。得到了玉帝的宠信,很有权势,因此肆无忌惮,作恶无数。
张善婆——死鬼的姐姐。一心向善,是善良人的榜样,因为弟弟死鬼触犯刑律,苦苦求告欲为之免。
四鬼——四个阴间的衙役,行动敏捷的捕快,任务执行者,相当于刑警。
场面场景:地点为阴曹地府。背景、装饰突出阴间环境。
服装道具:判官头戴阎王面具,两肩高耸,臀部突出,手拿判官笔,曹司簿;手等六字,脚踩八字。(等:等当,老家古语,摆出什么样子之意)。调鬼 (7).jpg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