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征兵季,继媒体报料征兵体检淘汰率爆棚之后,当兵冷、征兵难等问题又让人忧心。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开出义务兵优抚金高达30余万(远远高于现役军官年薪)和优厚的落户政策,但参军热度仍未达到预期。由此不禁想到,前不久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军地12个部门联合发文,就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和加大就业支持力度进行明确,有网友表示,用好退役军人是推进民生工程,解决官兵后顾之忧、激发青年尚武参军热情的有益举措,是最强劲的兵役动员令。
“依法优先”难优先,让奉献享优待、军人受尊崇,军营才有吸引力。
今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为招揽人才,纷纷出台各项落户、购房和薪金鼓励政策。人民军队要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保持优势,除了抓好国防教育和责任灌输,也离不开一系列真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实际举措。近年来,从义务兵优抚标准提升、军人待遇提高,到退役金增长,待遇留人、优抚暖人的氛围正逐步形成。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在百舸争流的人才竞争环境中,单纯的待遇激励难以为继,增强引才留人的力度仍需强化军事职业尊崇度和荣誉感,真正让奉献享优待成共识、成常态。要做细优抚工作,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手抓,解决好军属、烈属等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放大“参军光荣”的光荣感,真正让“光荣之家”感到荣光、受到照顾;切实营造优先氛围,着力提升双拥工作质量,真正使“军人依法优先”成为社会共识,切实将优先的举措做实做细,真正让报国者受尊崇;加强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建立和营造褒扬、肯定建功立功者的制度措施,切实让军属分享军功章的荣光,开设“军功岗”“军功贷”真正让有功者、奉献者在就业、创业中享受到优待。
退伍未成才与“部队是所大学校”期望不符,参军有发展,军营才有吸引力。
一直以来人民群众习惯用“部队是所大学校”来表达对人民军队培养、造就人才的肯定和赞誉。新中国成立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很长一段时期,参军就等于深造,进了部队就能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是广大青年的普遍认识,从部队转业、复员的广大官兵回到地方后也受到了广泛重视和普遍欢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受高校扩招和社会人才培养使用渠道的拓展,适龄青年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参军冷、征兵难等现象在部分地区出现。抓好军人服役期间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工作,能让许多高考落榜生入伍即“入学”,在军营重圆“大学梦”;在抓好官兵军政素质的同时,注重搞好技能储备培训,让官兵学到的技能既有“含军量”又有“兼容性”,既能让官兵在军营建功立业,又能帮官兵回地方创业就业,是切实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退役军人的有益举措,能让社会见证青年在军营的成长、进步和提高,看到他们退役后本领和素质的飞跃,也能在社会上强化军营感召力,在青年中形成虹吸力。
退役无保障,与军人奉献不对等,让退役士兵享有就业优势军营才有吸引力。
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兵心工程,既能解决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也能解决退役军人的发展焦虑。完善配套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体系,能让适龄青年选择军营时看到保障、增强底气;能让官兵在服役时不必忧后路、想退路,全身心投入强军实践,是对现役官兵稳心定神最大的促进和推动。实施退役军人优先录用、鼓励企业招用,优先提供创业场所,享受金融和税收优惠等具体措施,有助于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开展好“送政策进军营”、退役后和终身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介绍、政策咨询、心理调适、推进“一对一”职业规划、创业指导,能够让退役军人在短时间内转变角色、找准舞台,实现人生价值,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破解他们的创业瓶颈,是把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锤炼的品质转化为就业创业优势的有力促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