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匠心做茶,慢工细作》—访谈遵义市湄潭县著名制茶大师赵双宁

《匠心做茶,慢工细作》—访谈遵义市湄潭县著名制茶大师赵双宁

《匠心做茶,慢工细作》

—访谈遵义市湄潭县著名制茶大师赵双宁


在湄潭县湄江办事处核桃坝,有一位黑茶传承人。在他的手上,传统制茶工艺正在传承和发展,并重新焕发着青春。赵双宁,湄潭手筑黑茶第九代传人,湄潭县著名制茶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正在申请以“湄潭手筑黑茶”国家级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

c1.png

致敬·匠心

“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黑茶。我觉得黑茶不是商品,它是艺术品。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传统的这种做茶的工艺,追求匠心。做茶人要做好茶,就必须把做茶的品味提升到更高的一个程度。”赵双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出了他制茶的初衷。

在赵双宁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人来到了湄潭县湄江办事处核桃坝茶园。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远山,和暖的阳光正映衬着茶园一片勃勃生机。湄江办事处核桃坝作为湄潭黑茶最好的产地之一,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且自然环境优越。年复一年,赵双宁的有机茶田非常肥沃,黑茶营养丰富。

c2.png

c3.png

同样一亩茶田,赵双宁的茶叶产量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这与他对黑茶质量的严苛要求及使用有机肥,不打农药,收集农户家的猪羊粪作为有机肥等种植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赵双宁告诉记者,直接将修剪后的茶处理成草木灰,当成肥料继续滋养茶树,做到取于自然,还于自然。

c4.png

茶叶要明前的芽叶,娟秀的嫩芽,叶质柔软,芽心肥壮。从茶青的采摘到筛选,赵双宁都独具匠心,等芽叶萌发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黑茶采摘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是一针的叫天尖,第二种是一针一叶或者一针两叶,这是牡级的……”听着赵老师的经验之谈,无不感觉到他那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匠心的茶人精神。

据了解,2017年,赵双宁作为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工艺传承人代表接受了市电视采访。

c5.png

致敬·匠艺

一直以来,赵双宁都不计效率和成本的种茶、晒茶和烘干,严格把关传统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黑茶工艺制作过程和其他茶相比较为复杂,共有十多道制作工序。其中发酵是传统工艺中最关键的一处。

一层茶青要稀松地撒在竹匾上,要求达到一尘不染外,还不能因捂烂而变质。所以赵双宁在摊晒茶青时,绝不会让两片叶子重叠,更不能让雨雾浸湿。萎凋时间的选择也尤为重要,宜早晨与傍晚为佳,中午紫外线太强,不利于茶叶的萎凋。在炭火烘干工序中,赵双宁将茶叶置于焙笼上用快要灭掉的碳低温烘干,他告诉记者,湄潭手筑黑茶受热的温度必须低于40度,否则会破坏掉茶叶的营养。

c6.png

烘干温度、茶叶湿度,全凭他的一双手去感知,何时翻动、何时功成,都是赵双宁凭借多年经验、制茶修为做出的判断,急一分、慢一刻,皆是前功尽弃。所以一泡优质的黑茶并不易成,也正是这些最传承发酵的工艺,才使传统工艺做出来的黑茶,茶汤滋味纯正,而且能够一定程度上的保留黑茶的药用价值。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制茶工艺,虽说会比现代制茶工艺复杂,但这保存了老祖宗的传统,能够将这种“文化”延续下去有极大地的意义。”赵双宁说,我们制茶不要求其品质如何,但一定要做好茶,一定要把茶叶的文化价值提升到一个层次。

致敬·匠人

每一个黑茶制作人在这条路上都走得艰难,漫漫长路,辛苦异常又枯燥至极,往往很多人都会选择离开。赵双宁却凭借满腔对黑茶的痴爱,百折不还。

c7.png

年过半百之年了,赵双宁毫无退休享清闲之念,虽然他手下的茶,已征服了不少资深茶客,但他还想着继续做黑茶,把黑茶的味道做到更为极致的境界。他把徒弟小龚、小将、小唐送进了大学茶学院学习,为的就是让后代不仅在实践中懂黑茶,更是得融合专业知识去理解黑茶。

c8.png

赵双宁对徒弟满怀期待,他说这个徒弟天生就是制茶人,聪慧耐心,肯定会把湄潭手筑黑茶更好的传承下去,现在做茶都是跟徒弟一起做,徒弟也负责销售白茶,能够从容诚信地应对来往的客商。“我对我的徒弟非常信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把黑茶这种传统的制作工艺传承到下一代,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c9.png

杯中一泡黑茶映照着赵双宁的风骨,凝聚着他这辈子的痴爱与执着,日复一日地坚持不懈着。也许是应了那句话:“匠心做茶,慢工细作”。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