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泽勇
图:在特朗普首份“国安报告”出台后一个月,就接二连三出笼众多攻击中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间谍案”,难道仅仅是“巧合”?
西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中国来炒作一下,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将中国树立成“敌人”的形象,以服务其国内的政治需要。以美国为例,早些时期不断炒作中国的“网络攻击”,说得绘声绘影,在奥巴马执政年代更是主导了西方媒体。到了特朗普上台,一度炒作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但效果一般。近几周来,读者会发现,接二连三地出现一些以中国或华人为主的所谓“间谍案”被曝光,数日前有拘捕在港一名前CIA僱员的“锄奸”新闻,一周前则是关于邓文迪是中国“间谍”的报道,更早之前则是针对董建华先生的中美交流基金,指控中国要“渗透”美国大学……如此等等。
显而易见,美当局正在发动新一轮的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的舆论心理战,这么做的背后,实际上是要配合特朗普去年底公布《国家安全报告》中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政治需要。
短短一周三度曝光“间谍案”
《纽约时报》本周三刊出一篇文章,指在机场拘捕了一名在香港拍卖行工作的前CIA僱员的“中国间谍”。其后连续三天刊文,并将涉案的美籍华裔当事人、工作地点、照片逐一曝光。周五的一篇更是耸人听闻《CIA“锄奸”行动内幕:嫌疑人何以逃脱数年》文章,重提2012年前CIA潜服在中国内地的十多名间谍被处决的事件,将“间谍”的帽子狠狠地扣在这名已离职十一年的前员工身上。
实际上,这类所谓的“报道”,涉及绝对机密,如非美中情局刻意放料,报章是绝无可能得知的。而一般涉及这类“家丑”,CIA一般不会如此高调。但《纽时》不仅知道,而且连一系列CIA内幕也描绘得一清二楚。显而易见,这是刻意要扩大响影的手段,就是要通过有所谓“公信力”传媒的手段,去製造“中国间谍”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惊人新闻。
而十分“凑巧”的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本周三《华尔街日报》同样刊登了一篇“暴料”,指邓文迪可能是中国“间谍”。更称,中方拟斥资1亿美元在美国国家植物园(US National Arboretum)内修建一座中式花园。这一专案被认定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理由是该专案包括在园内地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一座70英尺高的白塔,这可能起到监视作用,因为拟建塔的地点距离白宫和美国国会不足5英里。
可能同样是“巧合”,上周四,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刊文,攻击中国以“孔子学院”名义“渗透”到美国教室,指控中国进行意识形态输出。1月12日,又是《华尔街日报》,指美国军事基地使用了中国製造的摄像头,有被入侵的危险,一个国会委员会计划本月举行听证会,研究小企业是否因使用这些设备而面临网络安全风险。而再早之前,美国《外交杂誌》刊出所谓的调查报道,指董建华创设的中美交流基金,每年用数百万美元“渗透”到美国的大学,以影响美国的政治……
短短的一周时间,接连出现所谓的“中国间谍”指控,难道这真是“巧合”?而如此“步调划一”地高调报道,难道真的仅仅是“偶然”?以美国当局的往绩,但凡能找到抹黑中国的机会,从不会放软手脚。而同样的“间谍”指控,过去数年更是层出不穷,但结果却一再令美国人难堪。
2015年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被捕,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国提供美国企业的超导技术“秘密”,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彼时,因郗小星被捕,2014年以“间谍”罪被逮捕的美国水文专家陈霞芬一案同时被提及,成为焦点。但陈霞芬案已于2015年3月检方在开庭前突然撤诉,原因是找不到证据,陈霞芬被无罪释放。而郗小星被捕四个月后,美国司法部也撤销了对他的间谍指控,称他们弄错了最核心的证据。
至于再早一点的2008年,还出现过美国加州圣安纳联邦法院以“图谋向中国出口美国静音潜艇等防卫技术”罪名宣判美籍华人麦大志入狱24年零5个月,此案最终也查无实据。与此相似的,还有2013年的姜波案。而仅2005至2007年,FBI就以涉嫌窃取美国技术为名,逮捕近30名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但最终没有任何人与所谓“中国间谍”有关。
“国安报告”下的政治宣传
有一位美国政治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需要一个假想的敌人”。实际上,美国一直以意识形态作为藉口,视中国为“民主世界的敌人”,这么做固然是要凸显美国的“民主灯塔”形象,同时也有回应国内国外政治需要的意图。过去“小打小闹”,但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美这种政治抹黑式的渲染,其政治效果更为凸显。
去年12月17日,特朗普发表了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当中直指,“中国和俄罗斯正挑战美国的权力、影响力和利益,企图破坏美国的安全与繁荣”,而印太地区正上演自由,以及压迫“世界秩序观点”的地缘政治竞争。攻击中俄是“修正主义强权”(revisionist powers)、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
既然称得上“战略性”的竞争对手,那么也需要“战略性”的攻击与抹黑。因此,在这份国安报告出台后一个月,就接二连三出笼众多攻击中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间谍案”,原因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