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一份承诺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力量

一份承诺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180624121813.jpg山西站采编部讯 他,是孟子第75代“祥”字辈,全国第6121例、山西第136例非亲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就是太原车务段后勤司机班共产党员、“中国好人”荣誉获得者孟小平。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挽救一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垂危的生命,婉拒了远在苏州患者家属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周边为他安排的宾馆,还是他,婉拒了患者女儿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送来的5000元慰问金。他用大爱无疆的精神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新时代感人的新篇章。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自己的诺言!他以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勇于担当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秉承家风 传播大爱

孟小平的父亲和母亲出身都比较贫寒,都是老党员,对他的教育从小就特别严。父母常引用祖先孟子的话教育他: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义,礼,智要根于心,重要的是有“心"便有了良知与良能。人的一生要维护好这本有的良善本性,必须“养心"。人有四心:仁,义,礼,智,它们本来有“本心”、“存心”,善的良知,良能,如不去养护,就会受到外界迷惑或牵引,让心"跳"出来,走向迷途。失去“本心”、“存心”,昏噩了思想,消磨了心志,失去了本已确定的人生目标,则一生壮志难酬。他的父亲一生信守老祖思想,对自己的儿女也是慈爱引导。父亲说,要做到尊长有序,眼中有人,心中有爱,和他人相处一定要以诚待人,真诚相处……总而言之,要牢记家训,传承家风。孟小平每次听了都点头答应,这些话陪伴他走过童年,度过少年,直到父亲过世,而孟小平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党员。每每回味这些话,对他而言已不仅仅是孟家的家风,更是对父亲、对先人,对党、对社会的一份庄严承诺。

孟小平的公益慈善之心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2005年6月16日,他和妻子第一次一起参加义务献血。之后的十多年,他们夫妻二人每年参加两次义务献血,每人每次献血400毫升,夫妻两人累计献血超过17000毫升,超出了四个成年人血量的总和。他总觉得仅凭个人的力量去做好事,实在是势单力薄,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组建了一支公益团队,他积极联系需要帮助的人或单位,率领团队多次去献爱心、施援手。他们多次去太原市康宁福利院慰问残障儿童;去敬老院慰问孤独的老人;去慰问年迈的老革命军人;去捐助贫困家庭的学子……这一切的源动力正是家训的教导,父亲的教育以及入党时的庄严承诺,孟小平不仅时刻牢记,更是将其落实到了行动中!

信守承诺 无私奉献

2016年8月的一天,孟小平接到山西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询问他是否签过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并核对了他的身份。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一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与他的造血干细胞初次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因为比较突然,孟小平愣了一下,眼前一下子浮现出一双被疾病折磨、深陷困境的无助的眼神,也想着当时自己签属志愿书时的承诺,于是坚定地回复:“只要需要我,一定兑现承诺,同意捐献。”

10月11日,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他到太原市血液中心采集十毫升血液样本进行高分辨检测,以便做进一步的比对,做最后的确定。据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患血液病需要做配型的患者,能坚持到配型成功的几率是几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太难了,有的患者等不到配型成功就走了;有的虽然坚持到配型成功,但也会出现捐献者身体健康指标不达标或捐献者临时反悔,而失去机会。而患者从生病到寻找配型,再到配型成功继续治疗都会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医疗费,光给捐献者做的一项高分辨检测就需要患者花几千元,如果高分辨检测符合还要做全面体检,这些费用都是由患者支付。听到这些,孟小平心里感觉特别不舒服,甚至有些难过,同时也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从此他已经和另一个生命绑在了一起。红十字会人员提醒他近期别出远门,养护好身体,不能感冒,不能有皮外伤,不然捐献日期就会滞后,也担心那边的患者坚持不住……

一个月后,红十字会来电告诉孟小平高分辨检测结果:他和患者的配型点位十比十完全吻合,并通知他第二天上午到山大二院进行全面体检。一周后体检结果显示他身体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捐献条件。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与他再次沟通,一是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结果有期限,如果过了规定期限,将重新进行检测和体检,对患者来说又是一笔费用;二是他一旦同意,患者医院将会根据治疗程序,把患者送进无菌舱进行清髓手术(就是把患者体内所有造血干细胞全部清除,在新的造血干细胞没有注入前,患者只能用呼吸机维持生命),这个时侯如果供者无论什么原因造成中止捐献,患者的生命就会终止在无菌舱。这时他更深深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着是一种怎样的使命,无论怎样他一定会尊重生命,坚决履行承诺,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保证患者生命早一天得到救助。所以他郑重向红十字会再次重申:诺不轻许,许必为之!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之前的准备工作都是瞒着家人进行的。这时,孟小平必须和妻子谈了。他之前听说过一些案例:志愿者本人同意捐献,但是家人出于对其健康的考虑,不同意志愿者去捐献造血干细胞,以致于捐献中止。这样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的精神打击远远大于找不到合适供体的痛苦。

当他忐忑地把红十字会联系他,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他的体检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捐献条件等来龙去脉告诉妻子后,妻子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特别支持他。接下来的日子,她查阅大量资料,并为他准备了住院的物品。11月25号他住进山大二院血液科,按照医院安排30号做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与此同时患者也进入了无菌舱进行清髓手术,接下来几天中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等着他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根据需要,他从26号到29号每天上午下午各注射一次动员剂,激活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大量生长,并活跃到皮下组织血液里。注射动员剂后,因药物反应,孟小平浑身滚烫难受、四肢无力、皮肤疼痛难忍,到了晚上更加难熬。妻子见状心疼得直掉眼泪,她不断地帮孟小平调节病床的升降位,陪他在病房走动……想方设法帮他缓解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每当孟小平想到远方无菌舱内,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只靠呼吸机艰难等待,想到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他就觉得这些煎熬真的不算什么。

这就是力量,这就是责任

11月30日早6:30分,医生对孟小平进行采血化验,打动员剂等准备工作。8:30分医生把采集血管从他的左臂插入,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抽出的血液中提取出造血干细胞,又把血液从右臂返回身体,12:30分结束。当鲜红的血液从他身体缓缓流出,这不仅仅是一种承诺和责任,更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整整四个小时,血液在他的身体和血细胞分离机间循环了80余次,随着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被提取,血管和皮肤疼痛等不适感渐渐减弱,但疲惫乏力的他只想睡觉。躺在病床上,妻子给他读了苏州患者女儿委托医生带来的感谢信,信中说:“已经是十一月末的初冬,我们全家陷在焦灼,忧心和纠结里整整四个多月了……这时候中华骨髓库传来了好消息,是您的出现给了我们全家希望,真的。三十年来从未像此刻一样,充满对命运的感激……无法当面言谢,我想我能做的除了心怀感恩之外,就是从今以后竭尽所能,给予他人帮助……”

捐献成功后,孟小平第一时间拿过患者女儿写的感谢信仔细阅读起来。最令孟小平欣慰的是,信中写道:“我也会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希望今后有机会像您一样,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对您善意的最好传承。”他立刻让妻子写了回信,鼓励她们一定要勇敢面对病魔,相信科学,相信咱们国家的医疗水平。这时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拿出了五千元钱给孟小平,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这是患者女儿委托医生带来的慰问金,对您表示感谢。患者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这钱孟小平坚决不能收——五千元也许并不算多,但对一个身患重病花了几十万医疗费的家庭来说,更需要这笔钱。孟小平和妻子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并将这笔钱和回信一并委托护送造血干细胞的医生带回去。当晚20时,16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安全运抵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移植到患者体内。

勿以善小而不为。孟小平的女儿深受他的影响,在年满十八岁后也先后在重庆和北京献血中心参加义务献血,她说,有更多人向善、向上的坚守与传承,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

孟小平从签署志愿书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有一个信念: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力量。诺不轻许,许必为之!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