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12月17日讯(记者毛丽娟)港交所周末就2017年6月16日所刊发的《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发表咨询总结,港交所决定,将允许“创新型”公司采取双重股权结构上市。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16日在2017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论坛上透露,港交所修订主板、创业板上市规则的实施细则明年发布,经咨询、修订、定稿后,最快有望在明年年终公布,届时香港有望迎来更多新经济企业来港“二次上市”。
新经济迫切需要金融资源支持
这次上市规则的修订是香港近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上市规则的调整,大的背景是新旧经济的转型。巴曙松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转型的趋势是新经济,但中国国内修订一个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又非常漫长,很多企业承担着更高的上市成本、舍近求远跑到纽约去上市,说明它们有现实的需求,且这个需求是在现有融资体系里得不到满足的。而香港有它独特的优势,它的证券制度调整比较灵活,又是国际金融市场中间的一环,可以一边追踪国际趋势反应出来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对国内企业融资的需求可灵活地做制度调整。
对于为何做这个调整,巴曙松表示,第一个大的判断是全球现在都面临着旧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减弱,新经济迫切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持。从更长的趋势来看,全球的全要素生产率对GDP贡献的比例处在百年来的低位,不仅是中国、美国、欧元区、日本也是,大家面临的共同挑战是,怎么样把金融资源引入到新经济这个领域。
巴曙松分析,房地产的增长在慢慢见底,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开始越来越转向科技、消费、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决策者也开始意识到基建+房地产这样的增长模式已经很难再持续下去,必须要找到新的增长行业和动力。表现在股票市场,资金也做出了投票,股市每个细分行业的龙头股今年都表现较好,而这些表现较好的公司也都是研发投入较多的公司。
“旧经济企业的盈利在下降,有创新能力和业绩提升的新经济企业的收益在上升。”巴曙松对新旧经济的ROE做对比后发现,旧经济盈利受宏观政策刺激、经济刺激可能有所回升,但是不刺激就可能回落,而新经济往往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港交所将提升新经济企业市值占比
根据15日晚间港交所的公告,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的预期最低市值须达100亿港元,若市值低于400亿港元,须通过于上市前的完整财政年度录得10亿港元收入的较高收入测试。对于该规则调整,港交所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进行正式的公开征询意见。
巴曙松介绍,任何一个上市规则的调整,都必须非常谨慎地平衡发行人和投资人的利益,尤其是新经济。发行人希望抽离资金每次责任少一点、成本低一些,估值高一些,流动性好一些;投资者希望能投到好的公司,能分散风险,能得到有利于投资者的风险保护机制。
在今年以前,港交所的新经济企业市值占比只有3%,而纳斯达克同类数据是40%。。可以看到,在中国新经济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真正得益多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香港只是得了一点小甜头。
巴曙松解释,此前,在国外上市的中国新经济公司要回到香港、内地进行二次上市的话,必须要解决同股不同权以及不盈利或者没有现金流的问题,而未来,港交所完成上市制度的调整后,预计可吸引更多新经济企业回香港二次上市。他指,其实全球交易所都在往支持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获得融资这个方向发展,港交所也在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业界也预期,港交所此举将进一步利用制度优势,放开限制,吸引更多中国本土的新经济公司将香港作为首先上市地点,特别是近期众安保险、阅文集团、易鑫等大批公司在港上市成功,而业界盛传将于明年 IPO 的蚂蚁金服、小米等公司也处于观望阶段,想必随着港交所的“双重股权”制度逐渐明朗化以后,会成为更多拟上市公司的首选。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