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出版界大老曾叹台湾书不好卖,因为读书人都去大陆。左图为2001年,重庆南路上的台湾商务印书馆。右图2011年时,台湾商务印书馆已成特卖会场地。两相对照令人不胜唏嘘。(图片来源:《旺报》资料照片)
据台湾《旺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有人说:陆客不来台湾观光,陆企不来台湾采购面板,台湾就会越来越穷。换个场景,在高薪和国际化工作环境的吸引下,台湾最优秀的工程师去大陆工作,台湾最优秀的老师到大陆教书,台湾最优秀的学生到大陆念书;所有优秀的人才都到大陆发展,台湾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文章表示,一家大出版社的老板感叹:花了巨额版权费取得的国际经典书为什么卖不出去?因为台湾读书人都到大陆去了。台湾最优秀的老师为什么去了大陆?薪水待遇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
2006年,台湾政大金融系前系主任霍德明和其他两位台湾知名经济学者投效北大,在台湾学术界引起广泛讨论;这一事件迫使当时当局对大学教授采取了弹性工资,但是改善的幅度非常有限。
霍德明提到,当年一位阳明大学正教授也在台北荣总担任医师的工作,加上每年勤于发表论文,因此每个月除了10万元新台币的本薪外,还有5万元新台币的津贴,总共年薪约200万新台币,相当于6万多美元。
而当年的北大正教授月薪大约在6000元人民币左右,但各个学院因为创收能力不同,平均会有8到10倍不同的年薪收入。换言之,不少北大教授一年平均能有60万到100多万人民币不等的收入,相当于10万到16万美元。
时隔11年,两岸顶尖大学的教授待遇差距反而越拉越远。
与台湾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和香港多年前就已经了解到:人才是竞争力的根本;因此,全力吸引国际人才,特别是大陆人才;除了率先承认大陆大学考试成绩,以吸引优秀陆生,也安排陆生毕业后,只要在当地找到工作,就可以取得居留权。这一点,台湾至今还不开放。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