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东莞热望港二代北上创业 粤出资2亿助“机器换人”

东部续领跑 粤苏京经济竞争力居三甲

  图:25日,《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在京发布\网络图片

  新时社网2月26日讯(记者何德花)中国社会科学院25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14年,广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市名列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今次报告还聚焦十三五规划,从五个层面开辟专题分析展望,对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与态势进行深度分析。

  蓝皮书对2013-2014年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将内地分为四大区域,分别是东部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东北3省;根据经济综合竞争力情况将内地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段,位列上游区(前十位)分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辽宁省、湖北省。

  蓝皮书主编、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介绍,与2013年相比,31个省中有8个省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和内蒙古,均上升2位,福建、湖北、四川、广西、新疆和宁夏均上升了1位;另有8个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河南和江西,均下降2位,辽宁、陕西、海南、山西、云南、贵州都下降了1位。

  东西差距仍然明显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在上游区,只有河北省和海南省处在中游,与2013年比较排位基本没有变化,显示东部地区的竞争力在全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中部地区6个省除山西省处在下游区外,其他5省都处在中游区。从地区内部的排位变化看,中部各省竞争力相对变化不明显;西部12个省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处在中游区。

  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来看,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与中部地区相比,竞争力劣势不太明显;东北地区3省2014年竞争力有所下降,处于上游的辽宁排位下降了1位,吉林和黑龙江处于下游区。从得分情况看,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辽宁省。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扩大,而且幅度较大。

  李建平指,从2013-2014年得分的升降来看,内地15个省份有所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其次是西藏、内蒙古和重庆,有16个省份都下降。从平均分值来看,2014年为39.4分,与2013年相比下降0.1分。李建平介绍,从各省升降位次也可以很明显看出,内地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密切相关。

  改革提升发展新动力

  蓝皮书今年专门开辟了十三五趋势分析与政策展望专题,从国际、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深度剖析了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发展趋势和战略举措,深入追踪研究了省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国家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报告指,在国际层面,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经济竞争的不平衡和不确定进一步加剧,因此,中国应当加快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更好的融入国际经济大变革之中。在国家层面,中国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加快创新,培育更多依靠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提高的发展新动力。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