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香港视点 >> 话你知:瑞兽呈祥 地位崇高

老豆六十年心血经营 孝子蚀本仍坚持

  老豆欧阳伟乾看着儿子欧阳秉志工作。新时社网记者麦润田摄

  文|新时社网记者郭艳媚

  香港铺租屡创天价,而经营纸扎铺的利润微,老字号店铺都相继关门,记者走访一家位于深水埗的纸扎老店“宝华扎作”,第二代传人欧阳秉志师傅为了延续家业,每日两餐只吃饼干、面包果腹,生活悭俭,为的是把这家老店苦撑下去,“这是老豆近六十年的心血,做仔嘅一定要坚持传承落去”。

  秉志师傅的父亲欧阳伟乾,今年八十岁,1949年来港,五十年代末于深水埗开纸扎店,六十年代的时候,除了本地生意,还有出口纸扎品至美国三藩市,收入颇丰,“全盛时期营业额,足够在深水埗买两间唐楼”。惟好景不长,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市场开放,价钱便宜的国产纸扎品流入国际市场,本地纸扎业受到打击,出口生意大减。秉志师傅入行时正值纸扎行业开始不景气,父亲的店铺生意已一落千丈,但秉志师傅坚持说“即使亏本,都会坚持继续做”。

  生活悭俭 苦撑祖业

  别人看秉志固执守着老铺是愚孝,但孝子仍乐此不疲。秉志师傅的孝心源于被父亲感动。秉志师傅说父亲早年经营“宝华扎作”赚到钱,本可生活无忧,但爷爷患了大病,父亲就将所有积蓄给爷爷医病。现在欧阳秉志两袖清风守着老店,他为了省减开支,早餐只吃面包喝清水,“午餐太贵,改为吃饼干”,平时甚少娱乐支出,只希望把生活开支降到最低,尽力保住父亲的心血。

  不过,秉志师傅一说到“宝华扎作”,就禁不住兴高采烈。秉志娓娓道来最难忘的“成就”,是中秋节的手扎传统花灯,“第一次自己亲手扎的是有两个街砖那么大的绿色杨桃灯笼,当时卖了两至三个,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现在大家都玩电子塑胶灯笼的年代,秉志师傅则认为传统灯笼最好,“纸扎比较生动,无咁死板,始终都是纸扎好”。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