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5月27日电 题:华人扎根异国:长于斯葬于斯,他乡也是家乡
作者 齐倩茹
端午节,人们在包粽子祭奠屈原、伍子胥之余,也往往会摆上一盘粽子,燃三柱香,祭奠一下逝去的家人。
祭奠,在家族文化盛行的中国占据了极重的分量。驱使着人们年复一年,回到祖辈生活的地方,追溯来处,定位自我,传承先人的精神,最后葬在祖地。
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华人,在海外工作、生活,站稳脚跟,也慢慢的不再执着于“落叶归根”。
空中鸟瞰福建上杭壮观的李氏大宗祠。王东明 摄
远走海外的人群,为住在国的发展贡献力量,逐渐被尊重、接纳,产生归属感。
德国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在德国的中国移民(未入籍)中,高达2/3是技术移民。许多技术专业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中德企业的交流合作也促使越来越多中国技术人才在德国生根。
在美国,1943年《排华法案》被废除后,华人在美境遇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在美落地生根,安家立业。
从德国到美国,华人社团和当地政府合作,购买、修建华人专用公墓,并组织祭扫,让华人有了最后的“归宿”。为了尊重华人的殡葬习俗,墓园也刮起中国风,种松柏,安置石狮子,清明时节挂上中文横幅。渐渐的,华人小家庭成为购买墓地的主流。
住在德国北威州最大城市科隆的老华人杨鸣先生已经88岁了,虽然他希望未来能“叶落归根”,但在中国现在已经没有家人。他说,在德国的亲人都希望他未来“留”在德国。生前相伴,死后相依。
移民在外结婚生子、安家落户,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后,更多人把父母接到身边奉养,实现家人团聚,就此安身他乡。年长者在当地养老,去世后就近安葬,方便祭扫。
纸扎祭品。(美国《世界日报》/陆怡雯 摄)
美国新泽西州华人老田跟着朋友老林为父母“追办移民”,把墓迁到了美国。
老田祖上三代从苏州移民上海,习惯归葬苏州。但每年清明扫墓,让老田有点犯难。他的儿子又在美国出生,家里长姐年事渐高,祭扫吃力。“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追办一个移民,让两老就近保佑自己孙子”。华人讲究福泽后代,先人身后扎根新土地,亦可守望在这里延续的家族枝繁叶茂。
而在一些国家,华人的融入程度已经很深,葬在当地更不是新鲜事。
吴碧山一家清明到新加坡蔡厝港华人坟场。(新加坡《联合早报》/吴碧山提供)
在古巴,除了第一代华人还能说一些广东话外,大多只说西班牙语,大部分华裔只能在眉目间辨出几分华人的模样。虽然古巴曾经的“华人街”随着华人迁居他处繁华不再,但古巴的中华总义山始终香火未断,清明祭奠的传统也被古巴华人坚守了下来。
多少年过去了,华人的义山安然肃穆,每逢清明便会热闹起来,迎接一个个家庭。他们或许以姜花、朗姆酒、烤猪等作为祭品,或许响应环保号召,减量焚烧香烛纸钱。但从耄耋老者到垂髫小儿,每逢年节,总会遵循祭奠的传统,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随着交通信息的蓬勃发展,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子,华人迁居海外,就此扎根也愈见平常。他们在那里生活、奋斗,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去世后就地长眠。他们长于斯,渐渐也接受了葬于斯。祖辈精神长存,那里是他乡,也是家乡。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