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2月19日讯(记者李理)19日下午,刘鹤、吴敬琏、周小川、易纲、杨伟民、楼继伟等一张张脸孔齐聚在钓鱼台国宾馆,他们绝对能够左右未来中国经济走势。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封面文章的题目弹药已尽,讲的是各国央行官员正在竭尽其军火库刺激经济,但全球经济仍面临滞缩,投资者普遍担心世界面临新一轮衰退,其中自然包括中国。
除了全国两会记者会,周小川和易纲这两名中国央行正副行长鲜有同时出现。他们今天回应了未来中国经济将走向何处。周小川说,金融危机后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过头。易纲则称,稳健的货币政要避免过多的放水和宽松,显示出中国并不会象外界有人期待着用直升机空投钞票。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十三五经济会像德国人那样推崇哈耶克式的节制主义,相信财政浪费和不完善的商业模式是危机源头。因此,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会更多勒紧裤腰带并进行结构改革。
德国人在危机来临时异常珍惜劳动力,并培养了庞大的学徒群体。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今天就直言,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降低了劳动力市场活力,主要表现在企业不愿意培训技术员工等。
默克尔政府在危机时补贴劳动力的做法曾受到非议。但回过头再看,国家补贴的办法增加了就业黏性,令重要岗位的劳动力不至于流失,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
倡导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刘鹤等经济智囊是新一轮改革直接推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后的一层深意就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使传统制造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他给出的行动坐标是深圳,他说在本轮经济下滑中表现抢眼的深圳,政府干预少,政府服务意识强,说明企业的活力来自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供给侧改革,企业家精神的增强取决于政府行政干预的减少。而倡导实业和平衡市场及政府的关系,其实也是理性经济的最佳写照。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