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5月23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22日发表文章称,医护人员作为日本职场主要的“过劳”群体之一,社会对此则普遍存在“实属无奈”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人口锐减、少子化加剧和老龄化快速推进,日本医护人员数量普遍不足,青黄不接、满负荷运转的医疗机构比比皆是。为求生存,他们只好打起加班的擦边球。
文章摘编如下:
说起日本的医疗行业,不少人可能马上会想起那部颇有人气的日剧《白色巨塔》。跌宕起伏的剧情背后,折射出在救死扶伤光环之下的日本医院里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阴暗面,也是日本职场文化典型的缩影之一。现实中,日本的白衣天使们除了要周旋于这种特有的圈子文化外,还有更为难言的一面。
这要从日本政府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说起。日本各行各业笼罩在过劳阴影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拿出了一副积极的应对姿态。为了树立一个过劳的典型,厚生劳动省2016年开始针对10万从医人员实施了一项大调查,还冠以“从医者劳动模式蓝图探讨”的高帽。
2017年4月,出炉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忙的20-30岁日本医护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55小时。对此,日本舆论和业内人员炸开了锅:这就是过劳典型,此种劳动强度的上班族,在日本一抓一大把。无疑,日本各种案例和现象都表明,在过劳的日本职场中,医疗行业这点强度真的是有点提不上台面。虽然早在1999年日本就发生了医生因不堪重负跳楼自杀的案件,早已再不是过劳时代的“净土”。
首先,日本医护人员被迫接受隐形的加班重压。每周55小时的调查数据所以不可靠,是因为令医护人员“恨之入骨”的深夜坐班时间不被计算在内。根据厚生劳动省解释,比如从深夜坐班到次日清晨,如果实际接待患者仅1小时,那么计算在内的劳动时间则仅有1小时,这种说法无疑是广大日本医护人员眼中的“流氓论”。
如此,医护人员每月平均完成的8小时深夜加班,其实意味着40多个小时的工作,其精神压力和身体负担可想而知。2006年,奈良县立医院的妇产医生因黑暗的深夜坐班体制和不公薪金将医院告上法庭并胜诉,再次将医院普遍存在的非正常坐班黑幕揭露无遗。政府对此尚且态度暧昧,逐利的医疗机构更不会提及,使得这种隐形过劳现象披着合法、合理外衣愈演愈烈,令医护人员苦不堪言。
其次,日本医护人员面临无以复加的责任重压。白衣天使不是随便说着耍酷的,背后是十分冰冷的道德、生命责任负担。近年来,日本医院医疗事故和纠纷频发,医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首当其冲的则是置身其中的医生个体。受此影响,日本社会和舆论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眼光更加犀利和苛刻。医疗行业作为日本服务行业之一,对从业者的职业要求也十分严格。加之根深蒂固的人际、晋升等职场文化,从业人员“有钱一族”的背后,酸楚也无法忽视。
最后,日本医护人员遭遇日益严峻的时代重压。医护人员作为日本职场主要的“过劳”群体之一,其惨烈程度不是什么新闻,日本社会对此则普遍存在“实属无奈”的看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人口锐减、少子化加剧和老龄化快速推进,日本医护人员数量普遍不足,青黄不接、满负荷运转的医疗机构比比皆是。为求生存,他们只好打起加班的擦边球。日本政府也一度酝酿过对全业种实施限制加班的制度,但如此一来,众多医疗机构将面临生死问题,只好不了了之。
与白衣天使的形象相比,日本的医院沦为黑色职场。究其成因,既有日久形成的职场诟病又有难拒的时代因素。民以医而康。日本政府如果不能拿出干货安抚白衣之下惶惶不安的“天使”们,迟早有一天白衣天使们将成为事故频出的“魔鬼”。(作者:蒋丰)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