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医院女病人邓桂思一周之内两度接受肝脏移植手术,事件引起全城关注,也为港人社会带出了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议题:器官捐赠风尚如何进一步推广及相关法例是否需要修订的问题。
肝脏移植手术在本港并非罕见,且成功率较高,在亚洲区内首屈一指,港大医学院及玛丽医院的范尚德教授、卢宠茂教授均为这方面的专家权威,但这次邓桂思的换肝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关注,是因为在医学范畴之外更增添了一份打动人心的人情味。
事件中,当事人邓女士打理家务之余还外出兼职清洁工来减轻丈夫负担,对两名女儿爱护有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妈妈;而在她证实患上肝病急需换肝时,长女毫不犹疑地愿意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救母,但却因未足捐赠器官的十八岁法定年龄而未能如愿。一边是母女情深、一边是法不容情,事件因此引起了传媒广泛报道和市民热议。
而更牵动人心的是,就在邓桂思因得不到换肝而危在旦夕之际,一位与邓桂思一家全无关系、素昧平生的写字楼女文员郑凯甄,竟然自动请缨,愿意捐出部分肝脏为邓女士续命,更难得的是,她同样患有肝病的母亲也支持女儿此一义举。捐肝手术并非无风险,日后生活质素多少也会受影响,但阿甄甘愿为一个陌生人作出如此重大的付出,实在令人感动和敬佩。
而事态发展再峰回路转,邓女士术后复原状况未如理想,仍陷于生死边缘,这时又有奇迹出现,一位离世者的家人愿意捐出尸肝,邓桂思二度接受移植手术,术后进展良好,昨日已能张开眼睛及有反应。而捐出部分活肝的阿甄昨日也表示,虽然她的捐赠未能完全奏效,但为邓桂思多争取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最终等及进行第二次移植,所以她觉得自己的一刀并非白捱,是值得和有作用的。医护团队完全同意这一说法。
正是一家有难,各方支援,一宗换肝手术,牵动了三个家庭,更牵动了万千市民的心,好妈妈和孝顺女的亲情令人感动,阿甄无私的援手令人感到震撼,而最后还出现了二度移植的机会,所有的人都希望这一个奇迹能够以最圆满的方式结局,邓桂思完全康复,与体内先后存在的两个外来肝脏的主人和遗属见面及道谢,让温情与爱遍洒香江。
事实是,港人社会本来就不冷漠,良好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生活改善,令到人们的精神、品格和质素都已有所提高,但近年不断的政治争拗、对立情绪和暴力事件,却使得社会正气下降、戾气上升,令人感到十分无奈和痛心。邓桂思女士的换肝事件,令人重新看到社会和谐、亲情和互爱的一面,看到为生存、生命而付出的坚强意志,看到本港医疗事业服务市民的成绩,如果更多的人能因此而有所得着和启悟,唤起正能量、消弭负因子,那就是港人社会之福了。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