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海外华媒建言古镇同质化突围路径

海外华媒建言古镇同质化突围路径

  新时社重庆4月12日电 (记者 钟旖)一块近40年没有吃过的手工糍粑,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时报》社长方庸骏游览重庆磁器口古镇的最大收获。在他眼里,磁器口与山西乔家大院、江苏周庄、浙江乌镇等古镇不同,“充斥着码头文化的粗犷气息,美食文化也让人流连忘返。”

  “行走中国·2017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正在此间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19家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人士在重庆走访了两个风格迥异的古镇,一个热闹非凡,一个恬静悠远。

  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共有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历史文化名村276个。在当前中国古镇建设面临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等问题的环境下,如何让古镇特色“突围”引发参访团思考。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被挂在商铺最显眼处的红辣椒、引发外地游客好奇的绞绞糖、排长队才能买到的陈麻花、总有相机对着酸辣粉的制作过程按下快门……巴渝特色美食在古镇大放异彩,成为一个带有美食文化内涵的标签,用征服游客味蕾的方式令其对磁器口念念不忘。

  “每个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应该走相同的道路。”方庸骏认为,巴渝特色美食文化在磁器口被呈现得大胆又震撼。“为古镇塑造鲜明个性,是寻求差异化发展助力古镇提档升级的必经之路。”

  区别于磁器口的美食“轰炸”,江津区中山古镇的原生态文化也吸引了一票粉丝。一条千米长的“古镇同款”青石板路并没有让游客心生波澜,沿河并依山而建的木质居民楼,以及隐于居民建筑中的老酒馆、老药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成了“网红”,引发长枪短炮围观。

  “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古镇或古建筑,这里既有基础的商业业态,也有民众的生活气息,两者兼得在古镇中较少见到,真实感很强。”法国《法中网》执行主编江子瑜认为,类似“老人小孩共同嬉戏”的原生态场景已在现今的多数古镇中愈发难寻,“保护生活气息,就是保护文化气息,是古镇维系生命力的体现。”

  在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副主编吴亚平眼里,“古镇想取得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建筑,还应保护‘活文化’。”邻里关系、习俗礼仪、节庆活动都是古镇文化的载体。“刻意制造的人文气息不可取,原始的真实很宝贵。”

  澳大利亚澳中传媒集团总编辑黄成威认为,随着时代进步,商业化入侵古镇已不可避免,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需由社会共同保护,才能最大化地保留古镇的原汁原味。(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