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选举团成员会议/资料图
新时社网11月7日讯 据The Glocal网站报道:美国总统大选投票临近,两位候选人特朗普与希拉里已进入最后冲刺,各自展开选举前的最后动员。在美国,民主选举制度并不仅仅是保障国民的投票权那么简单,更是平衡和保障国内各州、乃至于整体国家长期利益的机制。分权构成了美国民主的正当性,但同时也导致了制衡的僵局,常常为行政运行带来困境。
制衡原则是美国政权制度的核心。美国采行总统制,特点在于内阁、法院和国会各为其主,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因此,国会议员不能够同时兼任政府要职;总统及国会则是分别进行选举。这不但意味着美国总统选举是一场独立的选战,亦显示出美国独特的、能同时制衡各州和中央政府、精英和民粹势力的民主政体。
选举团制阻第三党插足
美建国之初,先行者们由于担心为国家埋下霸权的种子,因此通过宪法规定三权分立─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行政(总统)─自成一体各不相干。这一体制正是透过多数人参与政治,对政府施政进行监管和审视,在多数人或国家精英做出错误决定时仍有力量加以控制,这也被解读为用野心来对抗野心。
美国另一个有特色的投票制度,就是选举团制度。美宪法规定,各州按照该州议会所指定的方式选派选举人,其人数和该州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席位数相等。而总统选票的统计则根据多数决制,亦即胜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原则,选出总统候选人。例如,若候选人A取得了10000票,候选人B取得了9999票,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都将归于候选人A。而总统候选人如果赢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270张或以上),就能当选为美国总统。
在选举团制下,根据所居住的州相对于联邦的关系,社会精英和普罗大众巧妙地被融合进一个互相依赖的机制。而多数决的原则,使得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外的第三政党难以获得任何选举人票,故不会有第二、第三轮的竞选出现,第三政党亦无机可乘。因此,在过去一个世纪,民主共和两党构成了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超稳定结构。
一些人士认为,选举团制度能充分体现民意。但也有意见指,选举团制度是在美国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如今已跟不上形势。实际情况是,国民之间的一人一票,价值是否对等;人口稀少的州的利益如何平衡等问题,均常常引起争议。过去两百多年间,美国会提出过几百个议案,要求改革或取消选举团制度。但因修宪程序非常困难,美国的选举团制度依然保留至今。
制衡的僵局:跛脚鸭总统
此外,施行三权分立的美国,在政治生态上也面临着权力制衡的僵局。由于在美国总统制之下,总统并不是由国会多数党魁担任,因此总统与国会多数党一旦意见相左,就有可能造成行政机关被架空的情况。
例如,自从2014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后,民主党无论在参议院或是在众议院,都不能取得过半数的议席。因此,奥巴马被人称为跛脚鸭(Lame Duck),意指以行政为主导的总统,无法控制国会,导致政令不能顺畅地通行。
的确,总统与国会分开选举,可以让行政与立法相互制衡,并在多数情况下达到共识,但是一旦两党政局变成像美国今日这般的两极化,政府的运转就易遭遇困境。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