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际 >> 肖像印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

肖像印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

肖像印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

■中国肖像印学博物馆

    宝善堂古籍刻印社

■万泰和世界民俗影像图片文献馆

  新时社特约记者趙志丹文献报道:肖像印在明代已有人开了先河,近代吴昌硕、邓散木、张寒月等均有尝试。人物肖像印近似于中西绘画中的肖像画。据大量的实物考证,肖像印在古希腊、罗马、埃及、印度已很成熟,罗马商家的仓库中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封泥近500枚,主要用于各种容器的封存。古罗马印章的特征之一是将肖像当做图案使用,对肖像印的认识唯独中国比较落后,所以肖像印并非无根之木。

  肖像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尤其现代艺术思潮迅猛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极大提升,新的品类和形式的出现,多元化的创新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现代肖像印可以如音乐一样沟通各阶层、各国籍和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情感,以引起真挚的共鸣,所以我把肖像印称为无障碍的世界语言。

  肖像印经历了由冷到热、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西泠印社也成立了肖形印研究室、开办名家工作室高研班,以推动肖像印的创作、研究,培养更多人才。并举办了多项主题肖像印展,如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革命前辈肖像印展、西湖历史文化名人肖像印展、澄心观道——名人肖像和佛像印展、雅石神韵——肖像印作品展、历史的表情——张耕源刻名人肖像印展、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张耕源工作室学员结业作品展(两届)、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20国领导人肖像印展。

  中国肖像印研究会也于2011年成立,并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参展国政要金石印像展、中国历届奥运冠军金石印像展(伦敦奥运会期间)、辛亥革命百年百杰金石印像展、美丽中国——法国历史文化名人肖像印展(赴巴黎卢浮宫展出)……短期内举办了如此多的肖像印专题展览,展现了肖像印创作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更多作者的创作热情。

  现在还有人说肖像印不属于篆刻门类,我认为是对肖像印缺乏认识。肖像印的形式类别,可以有线刻、块面、线面结合(平面、立体)。古典形式都是平面线刻,概脱胎于木刻绣像(木版书),而现代形式则较多融入西画素描、版画等元素,对形象特征及细部能更深入细致地刻画,做到“形神兼备”,洋为中用,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所谓继承传统,本质上不是沿袭古代的形式,而是突出“以形写神”的原则。融入西画不应成为禁忌,一切服从于效果。事实上古代的肖形印、石刻造像及木版绣像等不可能达到精准入微的效果,传统也是在创造中更新的。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句话有些中国艺术家不以为然。我若授肖像印课程,必将素描作为重要一节。素描之目的,在于训练眼睛,眼手互通。

  反思肖像印的产生,其原始依托应是篆刻领域中的肖形(图像)印,相较于以文字为主流的篆刻学,本身就处于边缘。而绘画包括古今中外各画种,肖像画也处于边缘地位。是边缘,则容易延伸、扩展,甚至异化。

  边缘定位,决定它充满不稳定性,充满动荡和活跃的气质,也较少有陈规戒律的约束,有利于探索和变革的进行。思维的开放和求变的冲动,使其容易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优良基因,以改造产生新的艺术形态。善用兵者,常出偏师,出奇制胜也。

  肖像题材在绘画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而肖像题材在印章领域是一种新的篆刻表现形式。很多人立刻欢迎,很多人迟疑一下也欢迎,也有些人较长时间里仍反对,这都是正常的。

  肖像印创作很讲究刀法。论篆刻刀法,多者有三十六种,细察则牵强附会、故弄玄虚者居多,有人概括为冲切二法,似又有挂一漏万之嫌,不如说“刀无定法”“刀由心生”更切实合理。

  刻肖像印的刀法当然首先源于篆刻,亦即来自于对书法线质的追求。然后是源于对素描等西画立体块面结构的理解,刀刀都应服务于塑造形象的效果,于其不落空、不盲目、准确简练。用刀精神在“稳、准、狠”三字,在此基础上求简。

  人称篆刻为“小众艺术”,因为接受的人群太小。原因有二:一是篆刻使用远古文字,艰深难懂,甚至业内人士也常不识或误读,更何况大众,外国朋友就更不用说了;二是篆刻已远离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奢侈品。

  我把肖像印定义为“大众艺术”,原因是明白易懂,不限文化,不分国界,一目了然。肖像印是有走进人们生活的巨大空间,还可产生许多衍生品,其前途未可限量。

  “小众艺术才高雅,大众艺术总低俗”,这是观念上的误区,且不说现在许多草根艺术已走进殿堂,就肖像印来说,无疑是具有高度又具高雅品质的艺术形式,参照肖像画和雕塑,谁敢说这两种艺术是低俗的?

  “肖像印是世界性的艺术语言”,这句话我讲出来,是理性的,具有前瞻性。在文化发展的大潮中,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将推动肖像印前进的步伐。

  G20峰会在杭召开,给杭州一次向世界展现名城魅力的极佳机会。“中国篆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当然要当仁不让,做好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展示。

  在我看来,肖像印作为中国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交流中魅力独具。肖像印为特定的人物造像,可以无障碍地让各国人士欣赏和分享篆刻艺术的魅力,肖像印将成为中国印走向世界的先锋。

  对于个人来说,我参加了西泠印社围绕G20峰会而进行的两大展览的创作,这两个展览都有“肖像印”的内容。对第一个项目,我已经完成了G20峰会相关的肖像印和国画“曲院风荷”“断桥残雪”,正在进行手札形式的书法创作;第二个项目,选取了20位社员分别创作G20峰会相关的肖像印,以及G20峰会相关的文字印。

  诚然,肖像印是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还需要多方帮助和支持,更需要创作者提升综合素养,提高“形”“神”的捕捉能力,深入钻研技法,在实践中不断前行,从而开创肖像印的美好未来。


张耕源肖像印作品选刊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