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华人视觉 >> 侨报看两会:政府要过好“紧日子” 还需大智慧

侨报看两会:政府要过好“紧日子” 还需大智慧

  新时社网3月14日电 美国《侨报》14日发表时评《过好“紧日子” 还需大智慧》称,正如现在风靡中国大陆的共享单车,并不需政府花钱,就解决了民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真正做到财政减负、企业得利、民众享福,这就是政府如何过好“紧日子”的大智慧。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财长肖捷12日走上“两会”部长通道,有记者提问:“有些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在保运转、民生兜底方面存在困难,中央将采取哪些措施?”肖捷回答,“虽然中央财政自身也不宽裕,但是中央宁可自己手头紧一点,也要想办法挤出资金,支持困难地区”。

  “两会”是观察中国改革步伐的重要窗口。在继2014年、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之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 “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经济数据越来越大气,这种充满自控力的态度,正是本届中国政府自我改革的成果之一。

  回顾过去四年,各种执行力强的约束制度相继出台,舌尖浪费、车轮腐败等奢靡之风明显减少;砍繁冗审批、关权力中介,堵住政府灰色收入渠道,减费减税,给企业“松绑”;与此同时,完善医保、精准扶贫、提升养老金等民生投入大幅增加……用“节用裕民”的初衷让改革的“红利”化为民众的获得感,这不但是政府花钱方式的转变,更是执政智慧的体现。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对标部长通道上的记者提问,可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适应“紧日子”的能力上仍存短板。在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时,政府如何保持预算收支平衡、控制好风险,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民生投资领域的腐败,这其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如果想让顶层设计真正落地,还需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责任划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让地方政府有灵活使用资金的空间;最重要的还是挖掘民生产业化潜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庞大的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项目。

  正如现在风靡大陆的共享单车,并不需政府花钱,就解决了民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真正做到财政减负、企业得利、民众享福,这就是政府如何过好“紧日子”的大智慧。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