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念之
还有十多个小时,美国2016大选三场辩论中的首秀即将开锣,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希拉里与特朗普将开启终极对决的模式。按照老规矩,首场辩论将聚焦就业、医保、种族主义等美国选民心目中分量最重的问题,而今年首场辩论三项辩题分别是美国的方向、实现繁荣和保障美国安全。而一般来说,外交政策将安排在压轴大戏上,比如上届大选,奥巴马与罗姆尼最后一辩就围绕五个外交议题唇枪舌战:主线是中东和反恐,但中国的崛起和明日的世界也成辩题之一。
大脑型希拉里PK非理性特朗普
对于此次辩论,分析人士认为,被誉为大脑型候选人的希拉里,其强项是理性思维,同时辅之以丰富的从政经验。但如果希拉里在辩论中过分展示大脑,可能反过来减分。因为看电视辩论的美国选民大概不会在意哪位候选人更聪明,掌握多少知识或数据,他们更喜欢能用几句话简单、逻辑地说清观点的候选人。希拉里尽管对国际国内问题了如指掌,但若陷入技术性细节只会适得其反。
美国大选最新民调而非理性的特朗普则擅长以肺腑之言打动厌倦政治正确的选民。尽管圈内人士认为特朗普对常识的严重缺乏堪称惊人,其胡搅蛮缠的功力也相当了得,但特朗普从肚里掏出的话语能让他与选民建立感情互动,更何况作为企业大亨,他在发展经济、增进就业方面相对更有经验,也有着十足的底气和民意支持。(四年前的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正是站在同样的优势地位向奥巴马发难。)
这种分析大致有理。有人曾不客气地指出美式民主中的反智色彩,以此解释一副常春藤精英派头和专家腔调的奥巴马为何总不被一些美国人待见,而真正来自门阀世家的小布什为何总喜欢以浑身土气的得州农场主形象示人。而在此次大选中,有人甚至说,如果你觉得特朗普粗野而愚蠢,那可能正好是其选举策略的一部分。这种精英装草根的游戏,背后的逻辑是:这正好说明这位候选人与华盛顿的权势集团没有说不清的瓜葛。另一方面,据说美国选民总倾向于展示出强烈的男性气概的候选人,他们勇猛、果断、坦率、有主见,甚至于显得鲁莽、偏激和非理性,而并不欣赏那种哈佛学院里训练出来的絮絮叨叨的技术流。
希拉里的菜与特朗普的武器
当然,不管美国选民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多一些,隔岸观火的中国媒体和普通观众就超然得多,他们关心的可能是近年来美国大选中热衷的中国牌,因为这不仅可以给媒体提供点噱头,也能让中国人多少滋长一种大国公民的身份感(尽管虚幻而虚弱)。毕竟如一位美国议员所言,在苏东剧变、冷战终结后,美国翻开中国这张牌,却发现只是一张小二。简直不值得它泱泱美帝一打。
如今小二翻身变大牌,美国总统大选中抨击当局对中国太温柔、比试选战中谁对中国更硬气逐渐成为打中国牌的模式。可现在看来,今年大选辩论中这种热闹或许要降温了,至少中国的媒体不用再费心去数两位候选人有多少次提到中国了。
美国2016大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通观美国历次选战中的中国牌,中美关系中传统的几大议题都有文章可做,涉及战略问题、经贸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含涉藏事务)等诸多方面。但由于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棋子作用日渐式微(除了偶尔卖一些旧军火),由于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巨大进步使炒作该议题越发沦为声嘶力竭的概念营销,还能靠China-bashing聚敛人气的主要是前两类话题(近年来又出现网络攻击等新领域)。
第一类议题无疑是希拉里的菜。作为前国务卿,外交上的经验和资历是希拉里炫耀的本钱,而在南海仲裁后,她势必在外交议题上主打如果对付一个越发强硬的中国。当然这方面中国人民早已有所领教:她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导者之一;她曾在一个中方认为不适合提南海问题的场合,声明南海涉及美国核心利益,引发中方强烈不满;而在四年前中日钓鱼岛争端升级时,高调宣称美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拥有行政管辖权。
而在所谓南海仲裁公布后,希拉里第一时间表示欢迎。因此有分析称,在南海问题上,希拉里将是奥巴马的升级版。尽管希拉里主导下的美国不大可能因南海问题与中国兵戎相见,但她的确矢言要让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周边外交中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包括将拉拢越南、菲律宾,试图使其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遏华势力周围。当然,希拉里从前第一夫人时代起就利用人权问题频频向中国发难,则更是早为人们熟知了。
美国2016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第二类议题上特朗普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中美经贸议题中,美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状况是比较突出的话题,不仅使得美国国内不断传出要惩罚中国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呼声,也使之成为大选年拿起来就打的一张牌。尽管这种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但这并不妨碍美国总统候选人声称中国偷走了几千万美国人的工作。此次大选中,特朗普在这方面即是延续了罗姆尼四年前的论调,而且还别有用意地指出这是克林顿任上让中国加入WTO的恶果,声称如今导致每年4500亿美元的逆差,五万座工厂倒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美国债台高筑却最为富有,这种现象背后另有一番逻辑,指责中国的说法完全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但这也并不妨碍特朗普向选民兜售其改造美中贸易的方案,其中包括拆除中国的贸易壁垒,要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要解决债务和赤字问题以避免被中国敲诈;而且要把美国人民的就业岗位从中国的血汗工厂中夺回来,甚至要对中国进口产品课以45%的重税。只是这种说法办法估计蒂姆库克不会认同,美国人民的钱包也不会答应,如此论调无疑只会在激烈的辩论中有效。
当然,这并非说特朗普在经贸议题外不会出其它中国牌,他在亚太战略上也曾象征性的表示将加大在南海和东海的军事部署,不过在他看来,美国对中国最有力的武器仍然是在贸易方面。
朝鲜问题火光四溅
但无论如何,与上一届相比今年的中国牌恐怕要退居次席了,其原因只需要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国际及美国新闻中的标题即可知,例如:《朝鲜与韩美对抗升级:韩美为朝定制分阶段遏制》、《朝方要美国承认朝鲜拥核地位 扬言抹平关岛》、《美国着手动摇朝鲜体制心理战 南北加紧相互威胁》,再比如《纽约爆炸案嫌犯被曝崇拜基地组织前头目拉登》、《美国北卡进入紧急状态 民众持续抗议警察枪杀平民》等等。
仅就朝核问题而言,尽管有分析认为,所谓分阶段遏制更多是心理上的威慑,真正的行动不会大张旗鼓地讨论,但这毕竟象征着半岛局势正滑向以边缘政策对边缘政策的境地,对揭橥保障美国安全的辩论来说,朝鲜半岛更可能是两位候选人辩得火光四溅的议题。而美国内政中的枪支管制问题、种族分裂问题,这些是总统纵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朝夕解决的问题,但考虑其分量,两位候选人得经过选民的仔细检验。有鉴于此,按一句美国话的说法,今年的中国牌恐怕得put on the back burner了吧。
当然,打不打中国牌是一回事,对中国而言,美国新总统的上任总会给双边关系增添某种新因素。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曾将此二人直接定位为对华持负面立场的候选人,只是具体的分析却有点判若霄壤的意思。
该报告称,素来强硬的希拉里上任后势必绕开以往新任总统的所谓学习曲线,立即着手强化亚太战略,就南海、网络等议题对中国施压;若特朗普执政,中美关系将存在颇多不确定性,一方面特氏多次毫无依据地抨击中国,同时却不主张在亚太地区保持强势存在、不主张为保护日韩等盟友安全进行资源投入、不主张介入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立场,因此可能将有助于中国周边局势的改善。
而笔者此前也曾注意到,在中国媒体严守中立的观战中,某中央级媒体的一则报道竟有朝偏向特氏的倾向,拍脑袋地臆测,难道这算是透露出某种玄机?而反观美国媒体,那种希拉里上台如何让中国发憷的调调太多了。
时时需要敌人的美国何时开打中国牌?
2012年的大选,奥巴马竞选广告,不断指责中国拿走美国的就业,将罗姆尼包装成外包者的形象
有人指出,美国是一个时时需要敌人的国家,但在冷战后,这个高处不胜寒的超级大国突然有点找不着北,失去了确定的战略敌人,直到911给美国送来了一场全球反恐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面经济复苏。眼前美国政府打击伊斯兰国的投入仍在继续,但正能让美国能够将其与冷战思维对接的对手,非中俄莫属。面对乌克兰危机和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开始了在东欧力抗普京,在亚太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威慑的双线运作。
如有的学者所分析,以往美俄在东欧对抗的激烈程度高于亚太,但下阶段亚太可能反超东欧。对美国来说,美俄较量集中在欧洲大陆腹地,美国基本不会面临来自大西洋的海上威胁,但太平洋对岸却是另一个主要战略对手。因此,只要中国保持现有发展态势,有关中国的崛起势必会是美国大选政治中常备的话题。
但中国牌的出现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早在1952年,艾森豪威的副手尼克松就指责当时的杜鲁门政府应该为丢掉了中国和朝鲜战争的解局负责;而在1960年首次大选电视辩论中,作为副总统参选的尼克松认为美国应协防金门、马祖,肯尼迪则拒绝将其纳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范围内;1980年的辩论中,挑战者里根攻击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吉米卡特依据一中原则同中国建交,同时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军。
当然,这些配菜般的议题显然入不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心,遑论能左右大选的结果。而且对美国当政者而言,拿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做文章,似乎确无必要。但由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处在调整期,有人提出来一场神圣战争,要在一切极权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中推动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在八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1992年大选中克林顿攻击老布什政府的口实,也首次突出地体现了人权问题对中美关系走向的影响。而当年另一位候选人指责当局把工作输出到中国,也成为后来大选中反复出现的议题。
从那时候起,在某些议题上比试谁对中国更硬气,便成为选战中打中国牌的模式。最典型的无疑是2012年的大选,奥巴马的一则30秒广告,不断指责中国拿走美国的就业,将罗姆尼包装成外包者的形象,恐怕就提供了最好的脚注。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