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的小科学家向徐颖展示传感器制作足球计分器\新时社报记者何嘉骏摄
新时社网9月25日讯(记者张琪、朱晋科)一连八天的“创科博览2016”昨日正式开幕,场内展示多款国家科创成就,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VRClass沉浸式线上教育平台、北斗卫星系统吊装架(北斗组网模型)等,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前来观赏。来自四所小学的“科创新世代”们亦带来各自最新“研发”具环保概念的作品,更引来八十后、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研究的徐颖(圆图)称赞:“比我读小学时有创意得多!”
科技源于生活,科技改变生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及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研究的徐颖昨日对香港一众小科学家分享的“创科”设计大加赞赏。来自本港四所小学的学生代表展示他们的得意之作,设计灵感均源自生活,不仅有消除异味的甲醛消除器、防消磁的八达通卡套、自动淋花器等,更有协助救火的消防机械人。徐颖称,各项作品都展示小朋友们天马行空般的创意,当中有不少作品贯彻环保理念,十分值得赞许。
各位小科学家展示的作品五花八门,来自圣公会圣十架小学展示消除异味的甲醛消除器;保良局黄永树小学展示消防机械人;香港教育大学赛马会小学亦展示传感器制作足球计分器;及海坝街官立小学防消磁的八达通卡套、自动淋花器等。
除甲醛器助消新校舍异味
徐颖称,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发明都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正是科学最原始的起源。以圣公会圣十架小学展示的消除异味的甲醛消除器为例,正是学生们对新装修部分教室内出现一股异常气味,六名六年班的学生才萌生研究出一个除味器。
参与研发的赵同学表示,搬迁至启德新校舍后,储物室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甲醛含量较高,但有通风系统,甲醛含量则较低。经过连串搜集资料、讨论及分析后,大家发现光触媒能有效改善甲醛偏高问题,于是利用风险、过滤网,及光触媒制作一个甲醛净化器,整个制作时间耗时一周;并透露该仪器会继续放置于教室内使用。
海坝街官立小学不少作品更融入环保概念。就读六年班的练瞬恒利用塑胶樽,胶吸管,及棉绳等材料制作成自动淋花器。他透露,因为家人外游萌生,家中没有人淋花,故有设计自动淋花器的念头。不过,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减慢淋水速度,后来经妈妈提醒知道利用可毛细管原理,即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现象,故将棉绳设计融入其中,令棉绳慢慢将水渗入盆栽。
面对学生们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徐颖表示,他们的能力超乎大家的想像。她续称,环保理念在香港已深入人心,不少学生在做创造发明时都会考虑到不要浪费物料等,已经成为他们秉承的一种理念,十分值得赞许。
救灾机械人 消防好帮手
图:徐颖大赞救灾机械人设计,更笑言“回头能不能带一个机器人走?”\新时社报记者何嘉骏摄
九龙牛头角迷你仓四级大火震撼人心,保良局黄永树小学的小科学家们用自己能力,研发救助火灾机械人,冀防止悲剧再次重演。参与北斗导航系统研究的徐颖见到这个设计,不禁大赞其无论从硬件,或软件设计都非常完整。这位中科院光电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更笑言:“回头能不能带一个机械人走?”
保良局黄永树小学昨日在“创科博览2016”中展示学生研发的“救灾机械人”。该机械人采用防火材料组装,并安装人体红外线感应器及超声波定位等,操作者可通过电脑程序寻找生命迹象,及实时监测火场温度。
徐颖表示,该机械人无论是硬件,或软件设计,都非常完整,全部都由小朋友亲自完成十分厉害。而且他们在设计时,还考虑使用防火物料,从实际需求出发,完全可以拿进火场使用。
就读六年班的王晓彤负责设计。她称,早前因为牛头角迷你仓大火,有两名消防员不幸牺牲,她希望该款机械人能杜绝再有此类惨剧,“机械人坏咗,可以再砌”。
她透露,该机械人利用了两周时间设计,当中编写超声波程式最困难,有一半时间都在攻克这个难题,“超声波用于探测障碍物,编程能准确显示画面,真系好难”。不过,她十分享受这个钻研过程,更希望自己日后能与徐颖一样,成为一名科学家。
指导老师陈卓原称,近年不少中小学都兴起机械人课程及编程课程,相信这些课程有助小朋友发展逻辑思维。她透露,王晓彤设计的“救灾机械人”今年更参与全港性“机械人大决战”中的小型创客竞赛(大决赛)并获得冠军。
“蛟龙号”模型一比一 港人乐体验
图:湛同学:我在体验舱里看到了深海短片,之前不知道蛟龙号是什么,今天了解了很多,还学了一些海洋知识\新时社报记者钱纪廷、刘舒婷
一连八日的博览“创科博览2016”分为八个展区,为市民呈现50项首次在本港亮相的国家顶尖科技。国家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介绍说,所有展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其中中国首个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模型是一比一的大小,并笑言“你们(香港市民)比习近平主席(在北京观展时)看到的还要大。”
“创科博览2016”的展品主要以“十二五”规划的科技成就为基础,总共分为八个主题展区,包括航天、航空、深潜、信息、健康、能源、交通,以及创新创业。博览会亦设有香港专区,介绍近期获得国际奖项的卓越科研项目及科研精英,希望激发年轻一代对创新科技的兴趣,并促进本港科技产业发展。
例如在深海展区,市民可看到国家用以窥探海洋世界的潜水器及相关的深水作业系列等,包括展出曾在北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潜入7062米深海的“蛟龙号”模型,市民更可置身于模型内,了解更多相关潜海知识。李萌昨日在开幕礼上致辞时说,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五月在北京参观“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看到的只是相当于蛟龙号二分之一大小的模型,这次拿到香港展览的是一比一的模型,笑言“你们(香港市民)比习近平主席看到的还要大。”
博览馆还邀请七位内地顶尖科研专家,及本港科技界、创投界领航人士主持11场专家论坛,与市民分享科研经验。博览馆还会举办25个科普讲堂,题目非常丰富,包括不治之症的潜在治疗方法,实现太空梦、网上情报分析、厨馀转发新发展、全自动视网膜图像分析及应用,以及Pokémon GO的物理等。
徐立之勉学生投身科研
图:服务机械人招呼市民\新时社报记者何嘉骏摄
本港积极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先后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局和港科院,不少年轻人对科学感兴趣,却担心出路问题而不敢投身科研。港科院创院院长兼团结香港基金理事徐立之昨日在香港电台节目《香港家书》中,指出科研实在是一片沃土,鼓励年轻人选择热爱的学科,追求喜爱的研究。
徐立之发现,在香港STEM(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在大学选科时不是热门学科,近年大学联招数据亦反映,理学院及工程学院学生入学成绩,比法律、医学系低出一大截,甚至比某商学院学科还要低,这现象令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十分失望。从人才角度看,这可能对香港创新科技业发展有相当负面影响,令人担心。
徐立之指出,多项研究显示,缺乏前景是造成科学及工程学科缺乏吸引力的主因,曾有同学向他反映,对科学很感兴趣,但担心科研之路漫长,出路不多,充满顾虑。他作为科研的过来人,鼓励同学在自己喜爱领域上发光发热,积极投入,探知各种各样可行性,而非站在门外踌躇不前。徐强调,科研并非遥不可及的东西,科研成果最终会转化为技术,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科创浪潮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实在不能犹疑,需要加速科创步伐。
徐立之表示,中国现在于很多领域已有领先优势,例如国家航天科技已发展到探月登月;还有深海作业载人潜水艇蛟龙号,已能潜到七千多米深海等。香港背靠内地,又有本身优势,有足够能力去顺应着这股世界性的科创新浪潮前进。他补充,“创科博览2016”一连八日在会展举行,自己答应做博览会的顾问组召集人,是因为认同这项活动的目标,希望透过推动科技创新来提升香港竞争力,希望启发年轻一代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藉此鼓励他们投入科创行列,期望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都去参观。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