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评论 >> 新时社评 >> 梁振英“最后报告”仍务实有为

新时社评:绿地建屋利大于弊得多于失

  特首梁振英在其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了释放郊野公园土地作建屋用途的构思,昨日他再透露将会就选址问题作出初步研究,然后交由全社会讨论。

  梁振英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出的新猷不多,引起的反响也不太强烈,而开发郊野公园土地用作建屋以缓和土地不足,可以说是其中最富争议性的一项。梁振英昨日宣布由有关部门就郊野公园选址问题开展初步研究,是落实其施政报告的具体步骤,说明施政报告尽管已是最后一份,但梁振英仍不会懈怠,仍在为解决特区的土地供应和市民上楼难的问题操心,其务实、有为施政的决心是值得肯定和佩服的。

  事实是,开发郊野公园土地用于建屋用途,特别是用作兴建公共房屋及非牟利老人院舍,绝对是一个合理可行、值得支持的好建议,而且在政府一贯的施政理念上有所突破,敢于以可能引来的不同声音以至激烈反对的措施来解决困局,而不是因循保守、原地踏步,令土地供应不足这一老大难问题继续拖延下去。

  就有关问题,梁振英昨日向传媒指出,长期以来,香港可以发展用作房屋用途的土地供应不足,造成香港楼价贵、租金高,对香港市民的生活造成沉重压力。社会应思考,是否应该将郊野公园范围内一些低生态保育价值、在一些边陲地方的小部分释放出来改划为房屋用途,作公营房屋和非牟利老人院的用途。社会应权衡得失利弊。

  事实是,楼价贵、租金贵、住屋难,已经成为港人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不少争端、不满的根由,市民的怨气皆由此而起,供楼负担沉重,年轻人因买不起楼而感到沮丧,基层居民排队上楼的名单越来越长,三年上楼的目标早已成画饼,四年半才轮得到已属正常。而房屋问题的根源则全在于土地供应不足。

  一向以来,人们都把本港楼价贵的原因归咎为建筑成本高,包括工人工资上扬和建筑材料涨价,但梁振英日前在阐释施政报告时指出,楼价始终高踞不下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建造成本,而是土地成本昂贵。土地和楼价是面粉与面包的关系,面粉卖得贵,面包又怎会卖得便宜?

  本港土地用途,一般划分为可供开发的屋地、半开发的棕地与只可用作郊野用途的绿地,按目前规划,绿地占整体规划面积达到四成。如此一方面是尺金寸土,但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土地日日在晒太阳,如此又岂能说是一个合理的规划?

  当然,郊野公园是本港的重要天然资源和财富,不能轻言改变绿地的用途,但梁振英已经申明,未来改划用途的只会是部分保育价值不高的绿地,而且会以开发其他郊野公园作补充。如此可加可减,权衡整体利害得失,大部分市民相信都会支持改划,环保团体也不宜一味反对。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