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1月15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月15日至18日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在瑞士的国际组织。访问前夕,《欧洲时报》刊文指出,一个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东方发展中大国,一个是“小而美”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与瑞士这对看似反差巨大的搭档,却在合作中跳出优美的舞步。而中瑞合作之所以成就突出,缘于开拓创新是引领两国关系的“主曲谱”。
文章摘编如下:
“我高度重视中瑞关系发展,愿同你共同努力,充实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2017年伊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新任瑞士联邦主席多丽丝·洛伊特哈德的贺电中如是说。几天后,他将飞赴冰雪小镇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对瑞士进行访问,给中瑞合作带来新的利好。
从“共舞”到“领舞”
一个是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东方发展中大国,一个是“小而美”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与瑞士这对看似反差巨大的搭档,却在合作中跳出优美的舞步。
这是开风气之先的“现代舞”。
贸易方面,中国是瑞士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瑞两国签署《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全球经济前20强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近年来对外达成的水平最高、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
这份涵盖大量新议题、新规则的协定不仅使中瑞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对深化中欧经贸合作也具有示范意义。官方数据显示,中瑞自贸协定自2014年7月实施以来,两国双边贸易额从2014年同比下降27%扭转为2015年增长1.7%,比同期中国与欧盟贸易增速高10.8个百分点。2016年上半年中瑞双边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萎靡不振背景下堪称亮色。
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亦走在前列。瑞士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即开始对华投资,双方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如今,瑞士企业在华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
这是互利共赢的“交谊舞”。
从2013年签署规模达1500亿元/210亿瑞士法郎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到给予瑞士500亿元人民币的合格境外投资者配额;从首家中资银行落户瑞士,到人民币可与瑞士法郎直接交易,中瑞两国金融合作近年来不断提速。这不仅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铺路架桥”,也有利于瑞士这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并从中受益。
在国际关系舞台上,中瑞这对舞伴某种意义上堪称“领舞”。
“中国与瑞士创造了大国与小国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关系的典范,是国际关系中的稳定因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认为,中瑞两国开创了东西方国家真正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友好相处的合作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跟从的“边缘-中心”模式,堪称东西方合作的榜样。
开拓创新成“主曲谱”
中瑞合作之所以成就突出,缘于开拓创新是引领两国关系的“主曲谱”。
创新精神在中瑞近七十年的合作历程中一以贯之。在发展双边关系上,两国“敢为天下先”,共同创造了多个“第一”:瑞士是第一批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并与之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
中国将瑞士作为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创新为标志的战略合作伙伴后,两国创新合作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新旧增长动能“青黄不接”背景下,中国已将创新列为“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计划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从投资和出口逐步向消费和服务拉动转型。
瑞士在创新方面优势显著。“这个国家虽然小,但技术和科研实力雄厚,在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堪称'以创新立国'。”崔洪建说。
崔洪建表示,瑞士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此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瑞士在创新方面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对本国制造业的优良传统有“近乎偏执的坚守”,极具工匠精神,而不是盲目跟风迎合潮流。这也值得面临转型升级的中国企业效仿。
陈凤英也认为,瑞士在技术创新方面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能够在保有自身风格和特色的同时吸收其他国家的精华,这种理念可供中国借鉴。
在此情况下,中瑞创新合作一拍即合,成为推动中瑞合作的新增长点。
目前两国已建立了中瑞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定期对话并评估交流成果,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瑞士创新优势对接提供平台。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医药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方面,中瑞也在深化合作。
作为新观点、新思路交流的平台,每年冬夏举行两次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亦是中瑞两国创新合作的生动注脚。
中国高层多次出席论坛年会,阐释中国经济政策,回应外界关切,为提振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围绕该论坛提出的各项前沿议题,中外与会者在思维碰撞中擦出的“星星之火”亦一再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创新迎来新热潮。
“中瑞创新合作始终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在陈凤英看来,两国创新合作的价值已超越了物质层面的“真金白银”,需在全球视野下,用战略眼光加以考量。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疲弱,亟待注入新增长动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距公平、合理、高效的目标亦有距离,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此情况下,今后中瑞在创新合作方面仍有不少潜力可供挖掘。
崔洪建表示,两国可在政策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便利。除在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合作外,中瑞还可在金融、贸易等更多领域拓宽合作空间。
有理由期待,踏着开拓创新的“鼓点”,中瑞合作将拥有更大的舞台。 (李晓喻)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