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金融 >> 传证监会正考虑限制中概股借壳回归 或设每年回归限额

李迅雷:A股今年反转机会渺茫 壳资源价值要被打破

\

图:股市可以通过量价关系的分析来判断今后走势 资料图片

  新时社财经5月12日讯 股市中有句俗语:量比价先行。意思是量的波动在先,股票价格的波动在后。股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一般都要看交易量是否会持续放大,如果上涨无量,说明上涨趋势难以持续;如果下跌无量,说明是假摔。因此,可以通过量价关系的分析来判断股市的今后走势。其实,不仅股市如此,其他市场的交易量变化或经济活动总量的变化也具有反映趋势的功能。

  最近与部分市场的投资高手交流,发现他们都特别关注交易量,交易量的下降是他们悲观的主要理由。这让我想到最极端的案例,就是中国通胀率水平最高的1994年,深交所的交易量极度萎缩至一天只有几个亿,沪综指跌至333点的历史新低,大部分资金都去做国债期货。不过,本轮通胀水平估计会低于2010年至2011年的水平,所以大宗商品的反弹力度不会太强,A股应该不会太低迷,但反转之说恐怕不成立。

  货币政策不可能收紧

  本周《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采访权威人士的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基本观点与前不久的政治局会议决议一致,尤其明确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严格执行,不要宽松过头。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则进一步强调了是持续几年的L形。不少人认为货币政策会转向偏紧,我觉得不至于偏紧,因为偏紧的话,利率会抬升,容易触发金融风险,但政策中性是肯定的。

  结合十三五规划,假如今后五年中国经济一直走GDP增速6.5%至7%的L形,则年均投资增速仍需要维持较高水平(假设10%),名义GDP年均7%,M2(广义货币供应)年均增速12%,货币超发很难避免。(见配表)

  如果经济要稳增长,汇率要稳定,通胀要控制住,在货币规模大幅攀升的背景下,究竟什么资产还能上涨呢?我觉得,实物资产中的贵金属如黄金是最具有货币属性的,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可以通过资本管制来顶住,但M2估计到2018年就会到200万亿元人民币,故贬值或通胀压力都会加重,配置黄金要比配置大宗商品更合理。

  房地产则是另一个抵御贬值压力的好选择,但关键是房地产作为投资标的,个性化太强,很难成为标准投资品,且房地产迄今没有出现过较大回调。因此,权威人士认为房地产存在泡沫: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壳资源价值要被打破

  金融产品方面,市场遇到两大压力,一是通胀抬升下的估值压力,二是市场规范下的风险溢价提升压力。后者是因为刚性兑付被不断打破,故风险溢价水平要提高,相应地,估值会下降。

  根据权威人士的提法,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就A股而言,壳价值据称要打破,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优胜劣汰的公平市场。因此,在周期股走弱、中小创的风险溢价扩大背景下,价值型股票是否看好值得讨论,尤其是当A股被纳入MSCI指数,沪港通、深港通均开通之后。

  A股今年反转机会微

  本周A股连续暴跌,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对于股市有巨大影响。政策可以改变趋势的斜率,但不能改变趋势。在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各种声音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对于投资的参考作用其实是递减的。比如,1月4日刊出权威人士的《七问七答》之后,大家普遍预期货币政策要收紧了。但实际上,一季度的信贷扩张度比2009年更夸张,投资加杠杆、房地产补库存、钢铁加产能现象也很明显。

  因此,投资还是要关注量的变化,看看二季度的各项经济及金融数据是否有明显的变化。我觉得,经济能够走L形已经不错了,而且十三五规划的目标都已经确定,今后的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很难收紧。但即便如此,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较大。故从目前的量的变化中不难发现,货币的流转速度在放缓,投资变得更加谨慎,2016年是不会有太多反转的机会,追随趋势比寻找拐点的赢面要大很多。(作者为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