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8日表示,沪港通和深港通为扩大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兑换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平台,并给香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当日,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16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召开。巴曙松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沪港通和深港通是双向、封闭、可控的开放,不会对双方市场形成非常大的冲击,却又实现了开放的目的。在中国决策者对金融开放非常慎重的背景下,沪港通和深港通探索出了新的方法。
巴曙松认为,深港通最典型的突破是总额度的取消。在市场担心人民币有贬值压力的背景下,取消总额度体现了决策者对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认可。此外,沪港通和深港通利用现有的市场基础设施,降低了市场运作的成本,双方的监管合作也比较成熟。随着总额度的取消和新政策的放松,香港接下来可以沿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框架做更多的事情。
巴曙松指出,从目前全球的交易所来看,香港交易所、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联通起来的总市值超过了纽约交易所,当市场有足够的深度和交易量的时候,就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深港通启动后,形成了一个70万亿市值的“港、深、沪”共同市场,对全球市场优质的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投资者基础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他说,三个交易所形成了一个共同市场之后,实际上给上市公司选择交易所提供了机会。三个交易所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虽然很多人说香港市场整体市盈率较低,但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占比高,而很多新兴产业的估值实际上要比内地市场高。
巴曙松强调,目前沪港通的运行还处在非常初步的相互了解和试运行阶段,深港通启动,并且取消总额度、引入保险资金等新的因素实现后,两地市场的互动会更活跃,互动的方式也会更加多元化,有条件拓展到一级市场、固定收益市场和货币商品市场。
最后,他说,和实体经济取得的巨大成绩相比,内地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非常有限,“十三五”规划强调扩大金融业的双向开放,香港在这一方面大有可为。(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