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5日社论说,这两天蔡英文头痛极了,大陆定调两岸关系进入冷对抗,两位前当局领导人也不安分。一位无视法务部规定,坚持以保外就医身分出席政治性质募款餐会,另一位卸任不到1个月,就急着想出境到香港演讲,都迫使新当局必须做出政治决定。但这3个问题都非常不容易处理,而且相互纠结、牵制,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增加另外两个问题的处理难度,可以说,不容许任何犯错空间。
两岸冷对抗问题,我们将另外讨论,现在先探究陈水扁及马英九两位前当局领导人所涉及的问题。首先民众必须厘清,陈水扁是保外就医的监狱受刑人,是否应获准参加募款餐会,与马英九应否获准到香港发表演说,前者是法所不许、复经主管官署明示禁止的问题;后者则是法律并未禁止的行政规范问题,须经主管官署审批,两者性质截然不同,不应该放到一起讨论,对马英九并不公平。但陈水扁在获悉台中监狱不准他参加募款餐会后竟表示,马可以出境到香港,扁不能到台北参加餐会,这样合理吗?视法律如无物的态度令人不齿,必须厘清。
正如本报5月27日社论所指出,保外就医制度是为没有办法自理生活的重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末期或全身、半身瘫痪,须依赖呼吸器维生,或精神病变致器官功能丧失者所设计,他们已失去行动能力,才基于人道考量准许不受监禁,否则移送病监或戒护外医即可,何必保外就医?法务部依据监狱行刑法此一原则批驳陈水扁的申请,合法合理又合情,但陈水扁仍恣意妄为。
陈水扁迳行挑战法律及主管官署甚至蔡英文的权威,不脱他行走法律边缘、操控支持者情绪、创造最大政治利益三部曲的政治操作手法,也就是冲突边缘理论。他再次演出的目标非常清楚,主目标在迫使蔡英文特赦,附目标在为陈致中从政造势。但代表最新民意的蔡当局应该被陈水扁绑架吗?蔡当局容许自己被陈水扁绑架吗?
陈水扁的冲突边缘理论在两岸关系上造成不能弥补的历史性伤害,民众仍铭记在心。今天他又重施故技,民众应该容忍吗?又应该宽容蔡当局的放纵吗?
至于马英九希望赴香港演说,绿营的反对强度远远超过蓝营对陈水扁问题的反对。绿营民代及媒体一面倒,甚至有人再度祭出倾中红帽,批评今日去香港,明天去中国大陆;也有人认为马英九在为诉讼策略提前做准备;有的则认为违反机密保护法施行细则的20日申请作业期规定。总之,不愿见马英九再度活跃。
说穿了,民进党的负面态度其实反映了他的心虚,在全面掌握政权后,仍不能调整在野惯性,依然从蓝绿对立角度对待他党,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反对党,更不能从对抗转为包容去祝福一位卸任领导人的出访。
马英九急于出访,可能出于为历史定位讨公道的心情。其实,马英九的公道,历史一定会还,甚至可以说,从卸任第二天民进党就开始为他平反了。蔡英文上任后出现太多向马英九路线靠拢的谈话与举措,这就是对马路线最大的平反。评价也好、公道也罢,来得早晚快慢并非首要,愈平常心以对,公道还得愈快,过度操切反而坏事。公道,马英九不必刻意求取,国民党也不必急着趁势消费他。
并不是要马英九无为消极,关在家里等公道,心态上的自然顺势投射于外,是行动上的积极。一是,马英九该自诩成为台湾的和平资产,在两岸关系日趋困难的此刻,马英九拥有陆方的肯定与信任,将是一个消解纷争、避免冲突上纲失控的和平保险,保险不宜随便申请支付。二是,马英九任内想当全民领导人并不顺利,毕竟当局领导人要做政策决定,没有一个决断可以满足所有人民。但他却大有机会当一个全民的卸任领导人,就是放下党争,从台湾总体利益角度,去思考他的卸任定位。
陈水扁与马英九都想平反,陈水扁以受刑人身分操控政治与法律,社会不应纵容,蔡英文当局应坚守法律立场。马英九希望赴港演讲,蔡英文不必挡,但马英九不必急,急切反而自伤。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