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华侨 >> 侨务动态 >> 直面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之痛 华文作家开“药方”

直面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之痛 华文作家开“药方”

  新时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冉文娟)众所周知,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难。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上,海内外华文作家和学界专家直面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之痛,认为唯有找准症结,多方发力,方能打通关卡,扭转局面。

  中国文学作品难以“走出去”已成为业内人士的一块“心病”。

  “用华文写作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上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就文学作品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而论,中国的排名很靠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说,当下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还无法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

  日本学者姜建强也感受到了文学作品“走出去”与“走进来”的失衡。“我在中国书店常常看到日本作家的作品,但想在日本书店找到中国文学作品却并不容易”,他为这样的现象感到忧心。

  “我们每年产出的文学作品并不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匡汉说,中国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达三千多部,其他门类的作品更是铺天盖地,但种类繁多的作品却鲜少被国外读者所阅读和了解。

  文学作品难以“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与会者认为,内因和外因都不可忽视。

  “翻译”是被多次提及的一个词。“我们的翻译力量还很薄弱”,杨匡汉认为,中西方语言差别不小,文本翻译过程中很可能失去中文本身的美感,“把中文的典雅、美感准确地翻译出去,这是很大的挑战”。

  美国华文作家王性初以诗歌为例说明翻译之难。“中国的诗歌积淀了几千年古典文学的精华,要想在翻译中保留中国诗歌的独特韵味、展现中国历史,这非常不易。”

  除了种种外部因素,与会者认为,优秀的作家和出色的作品才是中国文学作品顺利“走出去”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很多翻译出去的作品还是无法广泛传播,这个问题值得思考。”旅匈翻译家、作家余泽民认为,作家是否具备世界视野,作品讲述故事的方式、对故事挖掘的深度都会影响到外国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程度。

  复旦大学梁燕丽教授也有相似的看法:“作家既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非常深邃的理解,也要了解世界。这样的气象和气魄非常重要。”她认为作家的修养和境界尚未达到世界水准才是“走不出去”的症结所在。

  “讲好中国故事并不容易,需要作家打磨作品”,杨匡汉说,经典作品要有温度和筋骨,要展现中国风格和精神,而创作精品也是耗费心力的事。他直言许多作家缺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写得太快,作品太滥。

  “国外并不缺乏对中国故事感兴趣的人,他们也想知道中国最近几十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姜建强说,打通传播渠道、加强作品推广十分重要。“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广而告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学作品。”

  不少作家和学者认为,虽然障碍不少,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在当下仍面临许多契机。

  近年来,中国作家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先后捧回国际大奖,让更多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除欧美国家,中国文学作品也渐渐被推广到此前很少涉及的国家。此外,“一带一路”建设、全球“汉语热”等都将助推华文文学的发展和传播。

  “‘走出去’需要一个过程。”梁燕丽认为,华文文学的发展和对外传播正越来越好,“我相信我的学生这一代,一定能产生世界级的文学大家。”(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