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跷跷板,8年一轮回。作为胜选后的加冕仪式,5在岛内有着非同一般的政治意涵,更是外界观察新上任领导人政见的重要窗口。就两岸关系来说,每次都是热点中的热点。
2000年的陈水扁,上台时羽翼未丰,只能行使缓兵之计,提出四不一没有。可惜在听言观行的照射下,很快就现出独角兽原形。即使这样,他在当年5演讲中也说得楚楚动人:海峡两岸人民应着眼相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相信,双方的领导人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和创意
怎么样,没想到吧?
到了2008年,被阿扁折腾够了的民众弃绿营如敝履。马英九顺天应人提出了九二共识,看看他是如何说的: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峡两岸能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今天开始,共同开启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更关键的是,马英九修辞立其诚,不但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于是两岸关系开始飞速发展,以前困扰岛内的某些问题随后开始变得易如坦途(如2009开始参与世卫大会)。
时间来到2016,此时已非彼时。大陆政经军事力量名列前茅,台湾已非同一重量级的对手。前者开始更大胆地追求国家核心利益,后者被视为核心利益之一。从这个角度看,蔡英文上台可谓生不逢时。不但地缘上永无摆脱大陆怀抱的可能,实力上也没有了以小博大的本钱。
另一方面,李扁坚持不懈的去中化,也收获了绿色的果实。岛内民众对主动统一意愿不高,部分年青人在蛊惑下坚持激进的台独理念,这反而成了蔡英文试图对抗大陆的多数民意和新民意。反观大陆民间,武统的呼声和意见一直持续不断,必须统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今日之两岸,存在民意列车对撞的隐忧。
面对一星如月看多时的隐忧,蔡英文若是足够聪明,自然应该战战兢兢,临渊履冰,三思而后行。与陈水扁比,她没有了当时的经济和军事(如F16战机)筹码;与马英九比,她从未获得对岸的足够信任。如何解套,寻求利益上跟大陆的共同地带,确实是个高难度的艺术活儿。大家自然把目光转向一星期后的5 。
蔡英文号称岛内政坛优等生,在两岸问题这门功课上却一直得分不高。早期是李登辉两国论的重要推手,扁朝时力劝阿扁不接受九二共识,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2012年争大位时,弄出了一个四不像的台湾共识,未几就被打回原形胎死腹中。如今靠着维持现状的迷踪拳勉强混过关,在两岸问题上依旧是一波三折。
她胜选后的表态是谦卑再谦卑,坚持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抛出不会有意外论,想给外界一个定心丸。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来看,还是表达了某种程度的诚意。但随后画风开始转变,绿营操作课纲微调争议、绿委提议国父下岗、肯尼亚遣返案中跳脚不服、收下世卫大会邀请却想切割一中原则。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的惯性和且待老僧伸伸脚的傲娇开始显现出来。这或许不都是蔡英文本人的意思,但最终所有的账都会算到蔡的头上。更何况,从具体操作性上而言,最终绿营各股势力的合力方向,就是大陆需要与之互动或较量的现实对手。
在这个背景下观察蔡英文在5就职演说中讲什么、不讲什么,就会更清晰。预期一中原则、九二共识是不会进入她的演讲稿中的。她明言会跟马英九时代不一样。怎么区隔?在笔者看来,马英九是先归纳后演绎,有了九二共识总纲,然后照方抓药。蔡英文出于种种考虑,在两岸事务中只想一码归一码,每个问题具体解决,不想带一顶提纲挈领式、正本清源的帽子。因为这不是一顶普通帽子,是台独的紧箍咒。有了它,什么法理式、文化式、渐进式台独,统统没戏,想跟孙猴子般千变万化?难。这是典型的只想演绎不想归纳的心态。她要谢长廷在驻日前放风,已经明明白白透露了心境。
当然,为了表示诚意,尤其是顾虑近期大陆在肯尼亚、世卫大会等问题上的压力,蔡英文也可能紧急修改她的演讲稿。诸如口头上提供更多保证,畅想对两岸关系的愿景,以及在执政期间会采取的政策等等,都可能端菜上桌,以冲抵过的反弹效应。
所以,纠结在她5讲什么不讲什么,并没有太深的意义。不如风物长宜放眼量。退一万步讲,即使蔡英文就九二共识表态,那也要听其言观其行。何况,对蔡英文的政治底色,大陆从骨子里是不认同的。因为她是台湾独立的信仰者。有大陆学者认为,即便蔡英文不会追求法理台独,也会追求渐进台独,有可能实施文化去中、民主拒中、经济排中、外交抗中。如果坚持这些,单纯囿于一个5的表态,那思维格局就太窄了。
与其看一天,不如观四年。蔡英文上台4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这段时间来看,一方面要时刻提醒她在两岸问题上的分寸,过界时给予敲打,另一方面看她会不会犯错误,给国民党卷土重来的机会。一个骨子里不认同九二共识的人物,跟她合作也不能放松警惕的。毕竟,过去8年的两岸和合经历,确实更加愉快有效。对此,蔡英文和绿营应该也心知肚明。
回到老话题,蔡英文会拥有一个不同于陈水扁的,也不同于马英九的5吗?她会在马扁的两岸主张区间里徘徊吗?无论如何,5是一种象征,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会拥有怎样的4年,抑或8年。(文/王大可)
网址: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6/0513/c456465-29918465.html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