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时社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戴韡:金融危机阴影里的中国经济

戴韡:金融危机阴影里的中国经济

  文|戴韡

  几天前,乔治.索罗斯在斯里兰卡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称,当前金融市场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让我想起了2008年危机时的情形。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员或许都能有同感,而眼下金融市场亦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过去国际金融风暴来袭,由于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封闭的金融市场、人民币尚未在国际上流通等,以及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腾飞,中国在负面外围环境里尚可独善其身。现在,中国与全球经济已紧密相连,金融市场和人民币也都在逐步国际化,中国更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和诸如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任何一方出现波动,都会彼此互相影响。

  资产市场积重难返

  近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和与国际接轨趋势,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金融业是中国经济治理比较薄弱的环节,致使得国内市场近半年波动频频。发达国家经济疲弱或正在复苏,因而中国市场的波动也能触发国际市场的动荡。不应仅仅从正面来解读这种现象,说那反映了大国的崛起。其实,金融市场波动首先影响到本国经济,然后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磨心。

  中国主要资产市场包括楼市和股市,它们同样都是政策市;价格上扬主要受惠于政府政策,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严重缺乏资金,增加的货币供应主要用于基建和资本性支出。随着生产资料累积,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浮现。私有化是市场化的核心;1994年的房改重启了中国私有化的历程。纵然产能过剩,房子却还是有人买的,大量新增加的流动性自然会流入楼市,从而进一步推高了房价;然后又招来了更多的资金进入楼市,形成一个循环。

  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影响了中国出口,当年中国出口占32.5%的GDP,这个比例到了2014年已下降至22.6%;因此中国政府在2008年把外贸市场看得很重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2008年,中国已意识到不能完全照搬原来方式来维持高速增长了,它需要借助楼市兴旺来促进国内消费和经济。

  楼市兴旺,房价上升却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房价高,消费需求减少,发展商建房和投资意欲却上升,从而导致大量库存房或小业主持有的空房,是谓楼市泡沫。在高房价驱使下,一些城市迄今新建成的住宅单位仍高于市场成交量,当地库存房数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上升。去库存房的关键是发展商减价,从而让小业主也降价。但由于库存和空置房迄今仍是免税的,如果银行愿意继续给持有人融资的话,发展商压根就没有减价的意欲。若房价果真下降,财富效应却会导致消费减少和失业上升。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去年鼓励证券投资和放宽两融业务,其间楼市泡沫还未被触动,却出现了股市泡沫。及后,两融业务被规范,股市大幅调整,需要国家队入市才能稳住股市。

  中国政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来实现长期平稳发展。如提高了内需的比重,实现了出口商品升级和市场拓展等。眼下的问题是资产市场仍然存在泡沫,在处理泡沫化的过程中却容易出现市场动荡甚至金融危机;以现在中国在全球经贸的分量,国内危机也将波及世界其他市场。而以新泡沫代替旧泡沫不仅危险,更有悖于力求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初衷。

  人民币贬值牵动全身

  作为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经济体,中国需要出口商品多样化;包括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也包括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削弱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去年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滑,去年底后跌幅更进一步扩大。一国货币贬值,投资者会抛售该国资产,从而令该货币进一步贬值。这情况,在中国目前仍处于可控阶段,因为资本项下的外汇买卖仍是被规管的。而在考虑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时候,却应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增加,不应对过度负面解读。

  人民币贬值令在香港挂牌的H股有下调压力,也影响到相关A股的股价。人民币贬值也可能触发其他亚洲或发展中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那些国家经济防震能力远不及中国。现在,经济开始复苏的美国逐步加息,美股已从高位回落,并继续寻找支持位;这样的外部环境也能增加人民币贬值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现在中国国势与1994年汇改的情况不一样,人民币贬值是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对中国而言,增强国际竞争力比人民币升或贬值更重要;在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篮子前的今年10月,情况更是如此。

  因此,中国国内出现经济危机的因素迄今仍未排除,市场信心不足。危机发生会影响中国实现其增长目标,那会是政府力图避免的情况。想是人民币贬值仍未到位,故贬值仍将持续。而静静地贬值,却似乎并不容易。

  (作者为资深香港评论员)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

0% (0)
0% (10)

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