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社网太原8月4日电 题:德国华裔“武术少年”的山西“解惑记”
记者 胡健
一个半小时的武术课结束后,17岁的德国小伙罗永顺迟迟不愿离去,迫不及待地等待老师解决困扰他半年之久的难题。
“我在德国偷学到一个动作,我想知道它是不是武术。”罗永顺不会说中文,随行的德国老师和同学是他此行的翻译。
得到武术老师许可后,罗永顺急忙脱掉鞋袜,在练功毯上展示起来。助跑、侧身、旋转,只见他脚底一滑,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
“你这个动作是武术,它叫‘旋子’,是武术里的一个基本功。”武术老师说道。“记着旋转的时候,头要高过臀部,把身体展开。”
罗永顺若有所思地琢磨着老师指导的要领,脸上的表情,似乎参透了武功秘籍一般。17岁的罗永顺在一年多以前,就从成龙的电影开始自学武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这是2016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山西营第二天的发生一幕,50个来自德国的华裔青少年在太原少年宫学习声乐、武术、书法等中国文化。
当天,50个华裔少年分成两组,进行交叉学习。在声乐课堂上,老师一字一句地教他们山西民歌《交城的山交城的水》,歌中不少方言,令他们不得其解。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的一种食物,用莜面在手指上卷成圈,放在火上蒸。山药蛋是山西方言中土豆的意思,歌中的‘下’字,用方言唱出来,应该读‘ha’,四声……”声乐老师解释道。
16岁的张奕说,山西的地方民歌里充满着生活气息,它可以把很多食物和生活中的用品放在歌里,感觉很有画面感。这也让我更加期待,后面几天的行程,领略山西的风土人情。
此次夏令营,是山西省外侨办承办的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来自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84名华裔青少年将在未来9天内,深度感知山西文化。此行,他们的行程贯穿了山西从北到南的佛教文化、晋商文化和根祖文化,囊括了山西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行程跨度近700多公里。(完)
扫描本文章到手机浏览
扫描关注新时社官方微信